第128章 和谈(第1/2 页)
汉唐时代的人就知道,中原王朝要想降服蒙古高原的游牧势力,必须从东北和西北两翼,加上中原本部,三个方向同时发力。 所以汉朝打通西域,设置朝鲜四郡,唐朝再次通西域,打败高句丽。 到了明朝中期,中原地主阶级已经成了彻头彻尾的反动阶级,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 待在长城内,剥削两京十三省的农民不香吗?谁还想着去藏疆青蒙这些边疆地区冒险,可怜巴巴靠军功当官发财? 要不是永乐大帝迁都北京,明朝甚至连辽东也不会要了。 尤其是西域,贸易凋零很久了,在明朝人眼中,就是鸟不拉屎的蛮荒之地。 打下来又有什么用? 还得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又没有相匹配的收益。 干脆扔了算了。 永乐之后,明朝的治边政策日趋僵化。 宣德时期,内迁开平卫、大宁等重要军事据点,造成河套地区空虚,同时将奴儿干都司内迁到开原。 而宣德时期国力并不差,按理说不该如此保守。 从正统到正德时期,哈密卫战乱不断,明朝在该出兵时不出兵,该绝贡时不绝贡,该开关通贡时又不通贡。 本来是想以保守换来和平,反倒引发了正德八年肃州之变和嘉靖三年的甘州之祸。 李自成看了朱由检写给他的信,写得极客气,称呼自己为阁下,绝口不提李自成起兵造反攻州克县的事,提出收编李自成的部队,封李自成为哈密王,朝廷提供军费粮饷,李自成率军一路向西,打通丝绸之路,恢复汉唐时期的西域都护府疆界。 李自成愕然,想不通这位高高在上的年轻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若琏说道:"大王放心,皇上对大王没有恶意。我在大王身边卧底六七年,如果想害大王的话,早就下手了,何必等到今日?" 李自成想想也是这个理。 杨嗣昌任陕西三边总督时,就不断地向义军首领释放招安的意愿,但是没有人响应。 等到洪承畴任三边总督以后,朝廷对义军态度变得强硬,还杀过降。 现在皇帝降尊纡贵,亲自写信,提出和谈,语句又这么诚恳,李自成心里犯起了嘀咕。 和朝廷对抗到底,一条路走到黑,终究不是办法。 归顺朝廷,又焉知不是一个引虎入笼的圈套? 孰去孰从,关系的是手下六七万人的性命。 开国至今,朝廷对哪一支义军不是斩尽杀绝? 想到这里,李自成对李若琏说道:"看在你跟随我多年的份上我不杀你,但是招安是不可能的。你回去报告你的主子,尽管放马过来,我不怕他。" 李若琏十分失望,说道:"陕西本来就穷,宁夏甘肃又是陕西最穷的地方,大王手底下数万义军终究是打不过朝廷的。现在朝廷诚心招安,大王何必把话说得这么绝呢?不如谈一谈,或许就可以谈出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结果。" 李自成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但嘴上不能服软。归不归顺朝廷,并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 一日为贼,终生为贼,杀了那么多官僚士绅,朝廷真的能放过义军吗? 正这时,刘宗敏推门而入,虎虎生风走到李自成面前,说道:“大王,别听这个狗奸细胡说八,狗朝廷怎么容得下我们这些反贼,一定是骗了杀!" 李若琏正要辩解,刘宗敏的刀已经架到了他的脖子上。 田见秀、张鼐、党守素、辛思忠、谷可成、刘芳亮、马世耀、刘汝魁、袁宗第、田虎、李过、贺锦,等大将一齐闯了进来。 原来他们都在门外偷听,听到这关系到自己身家性命的事,自然不会置身事外。 李自成示意刘宗敏将刀放下,刘宗敏不肯。 李若琏面无惧色,傲然挺立着,对刘宗敏说道:"刘宗敏,把刀放下!杀不杀我,不是你说了算的,是大王说了算!" 刘宗敏出生于万历三十五年,比李自成、张献忠小一岁,自幼家境贫苦。 父亲因官府逼租税自缢,其母沦为乞丐,带着刘宗敏四处乞讨。 不久,母亲因冻饿而死,刘宗敏由舅父收养。 长期遭受官府和豪强欺压,使他从幼年时起就对这个人吃人的世道充满了仇恨。 十二三岁时,刘宗敏拜河南陕州的铁匠为师,学习锻铁手艺。经过多年努力,成了一名手艺高超,名闻遐迩的铁匠。 刘宗敏自从投奔李自成,作战十分英勇,是李自成手下的第一员骁将,稳坐武将第一把交椅,和李自成的感情十分深厚。 刘宗敏勇冠三军,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刘宗敏在,李自成都充满必胜的信心。 投靠朝廷,刘宗敏第一个不答应。 李自成手下大将和刘宗敏大同小异,都是穷苦出身,都是走投无路造反。 有刘宗敏带头,十几个人一齐对着李若琏喊打喊杀。 "杀了他!“ "杀了他!" 房梁上的灰尘在巨大的喊声中扑簌簌往下落。 李若琏望着李自成,说道:“我跟着大王也有六七年了,从未做过对不起你的事,也从未做过对不起兄弟们的事。大王杀了我无所谓,但却断了义军归顺朝廷的后路。不如这样吧,我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