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2/4 页)
发作。
书房周围修得别致雅观,意味着周围绿树篱笆,花草环绕,随便蹲去哪里不比这里强?
当然,很快,易北就没时间再去挑剔曹仝给他选的地方了。
很明显,屋内有关于买卖盐的内容,要不是还没开始谈,要不就是已经谈完,总而言之,当他开始认真听时,屋里谈话的中心,竟然是他自己。
〃谢老你也太上心了,不过就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孩子,哪里需要那么紧张,我那儿盐户都在问,到底什么时候能给他们把这一期的银子给结了,再过上个把月,雨水来了就没那么好晒盐了。〃
第一个声音提起毛头小孩子的时候,易北还真没把人往自己身上套。
毕竟再怎么样,他也活了五辈子,无论如何都没有把自己当一个孩子的自觉。
〃王爷也到了一个月了,到现在都还没把府官选出来,到底还是年轻,京中也未免太大惊小怪了。〃
正在凝神听墙角的易北愣了愣。
里面的声音还在继续。
〃不过谢老不是说,无论如何这三个月都不能有什么动静么,怎么今天把我们喊得这么齐?〃
谢老虽说被称个老,但实际上也并没有多老,只不过是在安乐郡里地位尊崇,大家觉得老爷二字已经不足以称呼他尊贵的身份了,最近又添了个新孙子,便顺理成章的给他脑袋上安了个老字。
〃如今盐户也艰难,我想了想,王爷来归王爷来,总不能王爷来了,大家都不用吃饭了,只是如今盐户手里囤的盐多了,诸位回去翻翻账簿,看看能不能按先前的价一次性收上来啊。〃
盐这玩意儿,家家户户每天都要用的,流通起来特别快,一般来说商户都是新盐收走,再和盐户结上一批盐的钱。
一来可以保证盐户一定会把新盐卖给自己,二来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资金一时半会周转不过来。
左不过各大世家有自己的招牌在那儿撑着,盐户也不怕他们拿了盐跑路。
如今易北来了快一个月,刚好卡在各家给盐户结了钱,新盐又出了两批的空档,如今盐户家里都快被白花花的盐给埋了起来,也不见有人来收,急都快急死了。
能够坐进谢老爷书房的,都是已经跟着做了很久生意的心腹,很多事情并不需要说得太透,谢老话音刚落,各位掌柜就开始了此起彼伏的哭穷喊困难。
一个说最近盐卖得不好自己仓库里还有囤货。
一个说资金周转不灵账面亏空入不敷出。
一个说如今漕运涨价骡车难租,又有其他家的盐铺还在虎视眈眈,逼得他们不敢涨盐价,实在是世道艰难无法生存。
谢老爷听完大家困难,沉吟许久,终于决定,再为百姓着想,也不能亏着自己的饭桌,既然其他地方无法省俭,就只能在收盐的价格上再压上一压了,左不过现在盐户手中盐也卖不出去,亏些收了,但结现钱,也是好事一桩。
各位掌柜齐齐大赞谢老爷高瞻远瞩菩萨心肠,实在是商家表率万民景仰。
夜已深,各位掌柜奉承许久才各自散去,回去好好清点一下自己手中还能周转的银钱,好第二天去和盐户杀价。
曹仝摸来易北身边,想把人带走,却见后者冲他摆了摆手。
〃不太对,再听听。〃
盐价一贯稳定,各个世家都有各个世家的渠道,市面上不太可能会出现大幅度的涨跌波动,为何谢老爷想要压下收盐的价格?
成本降低的直观后果就是利润增加。
想想谢家和太子的联系,易北第一反应就是太子缺钱了。
太子最近为何需要大笔的银钱周转?
易北很是努力的回想了一下几辈子以来最近三年的动向,实在是没想出来最近京中能有什么大变动。
如今太子和易贤的势力都被打压,按说应该是好好待在家里修身养性,提高自己在天子心目中度过形象才对。
就是因为现在局势如此,他才敢放心大胆的离京啊。
大概是从屏风后又转出了一个人,曹仝听得清楚,便没再动作,又缩回了自己蹲着的墙角。
〃老爷。〃
年轻的声音还带着三分书生的谨慎和恭谨,易北从没来过安乐郡,也没和谢相的族弟打过交道,只觉得这大概就是个军师幕僚清客一类的人,用来出谋划策,便也没太在意这个声音是不是自己从前听过。
谢老爷嗯了一声。
〃京城里怎么说。〃
〃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