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页)
家庶人伦理中的“仁…义…礼”伦理体系图式,如下图所示:
工具性关系
混合性关系
情感性关系
公平法则
客观决策
人情法则
人情困境
需求法则
亲情法则
仁义礼
1、关系判断2、交换法则3、心理冲突
请托者
儒家庶人伦理中的”仁…义…礼”伦理体系
这个图式也是“儒家的心之模型”,“心”有“仁心”和“识心”之分:“仁心”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识心”则是人的“认知心”。黄光国分析这个图式:
“儒家的心之模型”中,整个“资源支配者的心理历程”都是“识心”作用的范畴,而“仁心”应当作为“识心”的指导原则。在与“仁”对应的“关系判断”之处,作者以一条对角线把代表“关系”的长方形划分为两部分,空白的部分称为“工具性成分”,这意思是说:作为生物体的个人生而具有各种欲望,“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快”,“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恶而恶害”。换言之,“识心”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在和他人互动的时候,思索如何以他人作为“工具”,获得各种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斜线的部分称为“情感性成分”,这意思是说:作为道德本体的超越性“仁心”,必须在各种不同角色关系的互动中方能显现出来,而“仁心”的显现却是依“关系”的亲疏远近而有差序性的。
据此,黄光国认为儒家的人际交往伦理就是:“在人际互动的场合,应当根据‘尊尊’原则,解决‘程序正义’(笔者按:‘程序正义’是指群体中的成员认为应当用何种程序来决定分配资源的方式。)的问题,决定谁是‘资源支配者’,有权选择资源分配或交易方式;然后再由他根据‘亲亲’原则决定资源分配或交易的方式。”儒家的人际交往伦理也就是说从儒家的观点看人与人应当如何交往呢?虽说人际交往伦理是建立在“仁”、“义”、“礼”的基础上,但在行为上表现为尊尊原则和亲亲原则。人伦关系在儒家看来,大概有五种,即孟子所说: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诸子集成》,管曙光、于桂华主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7第44页)
这五种伦理关系确是“尊尊”原则和“亲亲”原则的反映,父尊子卑,君尊臣卑,夫尊妇卑,长尊幼卑,朋友互尊,所以子应尊父,臣应尊君,妇应尊夫,幼应尊长,朋友互尊,这也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虽说如今不存在君臣关系,但仍然存在上下级关系,在中国现代社会中这五种伦理关系仍然有效,并没有消失,既然有尊卑就有礼义,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人礼义之邦。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按亲亲原则进行,这种亲亲原则并且有推而广之的现象,所以中国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孟子主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也是人际交往伦理中人应当先亲近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如父母、兄弟、夫妇,然后推而广之,亲所有的人,由亲及疏。西方文化中人际交往伦理中人与人是工具性关系,按公平法则进行,而中国文化中人际交往伦理中人与人是情感性关系。所以儒家首先重孝,事父母为头等重要的事,尤其是对一个寻常庶人来说更是如此。
总之儒家人际交往伦理从人性善的理论出发,提出了建立在仁、义、礼的人道基础上的人与人交往行为规范,即孟子所说的父子之间有亲情,君臣之间有礼义,夫妇之间有差别,长幼之间有次序,朋友之间讲诚信。再具体一点就是:父慈子孝、君礼臣忠、夫唱妇随、长爱幼敬、朋友互信。
第二节《边城》的人际交往叙事
简单地分析完儒家人际交往伦理后,我们就能比较容易地看出在小说《边城》叙事中,叙述者重构了儒家的伦理,不仅与儒家伦理有内在的一致性,而且还使其更加美丽和理想化。
首先我们发现《边城》叙事中涉及到的故事人物都是善良的,这与儒家人性善论的观点非常吻合,由此许多学者谈到小说《边城》的人性美问题,正是因为每个故事人物都是人性善的,所以他们才是人性美的,他们的心灵是美的。《边城》中的每个人物既善又美,尽善尽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李健吾评论沈从文的《边城》时说:
可爱!这是沈从文先生小说的另一个特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