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叶若黎认真地:“丽师,不到万不得已,我绝不给你添麻烦。这件事情,其实我也考虑很久了,我觉得自己能吃苦,又不比别人笨,只要踏踏实实地做,应该能做起来的。还有啊,我想,餐馆尽量开在你公司附近,这样,你招待客户就可以到我那儿了。我还真如愿以偿了,从你这到我那儿,走路不到十分钟,我刚来的时候掐时间了。”
“可真有你的,还没怎么着呢,就赖上我了?”李丽师觉得叶若黎可真会动脑筋。
“不是你说的吗,盘活资源?”叶若黎每次来,都听李丽师跟她讲她的生意经,什么要把上下游的客户串起来,变乙方为甲方,这样才能掌握主动,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把所有的资源都盘活,这样才有可能东方不亮西方亮。
“行,叶若黎,悟性比我还高,现学现卖。你还别说,真要开在我办公楼附近,王然的资源也能利用得上啊,照顾你这小本生意,没准还真行。”
《城·事》十一(5)
两人笑了起来。转而,李丽师认真起来:“若黎,真的想好了吗?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情。”
“地方都看好了,离你不远,要照顾我生意,你说的。呶,合同都签了。” 叶若黎从包里掏出合同给李丽师看。
李丽师见叶若黎真的动了真格的,居然不声不响地把合同都签了,不免语重心长地:“若黎,真不是我给你泼冷水,做生意比想像的要艰难得多,就拿我来说吧,以为自己做了十年的记者,那么多的客户积累,哪个老板碍于面子,还不照顾照顾我的生意?但事实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在报社的时候,人家看中的是我那块平台,借助那块平台,能为他们带来好处,所以都是你好我好,热情有加的,真正是没了那块平台,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人情冷暖啊,表现得可明显了,我从甲方变乙方了,还真不适应。但怎么办?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是自己给自己打气儿,所以,若黎,咱们是好朋友,我才跟你说这些,在外人面前,我得摆出老板的样子,还得让人感觉到,我自己做,比在报社时好多了,其实承受的压力和困境,只有我一个人知道。”
叶若黎还很少看到李丽师的这一面,她给她的印象永远是开朗热情,一片阳光,好像没有她办不成的事情,李丽师能说出这样一番话,让她多少有些吃惊,也让她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过于草率:“丽师,其实我真的也是心里一直没底,但看着你不也是白手起家风声水起地做起来了吗,还有,我认识一个开餐馆的大姐,人家就是白手起家做起来的,从卖烤红薯做起来的。我是想,我不如你,但总不比她差吧?”
李丽师还是想劝叶若黎慎重:“两个概念,人家本来起点就低,做什么都不觉得跌份,你行吗?”
叶若黎不大同意李丽师的这个观点:“都这样了,还有什么份可跌的?人家那大姐说了,咱们文化人要做餐馆,他们就该歇业了。”
李丽师不以为然:“你别听她忽悠你。”
叶若黎认真地:“她为什么要忽悠我?我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好多事情,是因为像咱们这样的人不屑于做,也没人家能吃苦,才给了她们发展空间的。”
李丽师见叶若黎给自己找出来各种佐证,一时也不知道再怎么劝她,便说:“反正我觉得你堂堂一个大学教授,去开餐馆,听起来太离谱。”
叶若黎幽幽地说了句:“现在已经不是了,什么都不是了,我就把自己当成卖烤红薯的。”
李丽师知道叶若黎的拗劲上来了,再多说无益,合同已经签了,俨然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便拿起咖啡,做出干杯状:“来,以咖啡代酒,咱们干一个,阻止不了你就提前预祝你,若黎餐馆尽快开业。”
叶若黎拿起咖啡杯,和李丽师碰了一下,两人一饮而进。叶若黎和李丽师就是这样一对朋友,互相打击互相鼓励,这么多年来,虽然各自都有了感情归宿,但朋友这份情谊在她们心中无人可替。
李丽师仍然不无忧心地:“哎,就是我同意了,毛剑也不能同意啊?”
叶若黎胸有成竹地:“我慢慢解释,先斩后奏嘛。”
李丽师:“行,叶若黎,你比我高。”
《城·事》十二(1)
毛剑不以为然,要说李丽师做生意,他想得通,因为李丽师就是个不安于现状的女人,可叶若黎不是,按部就班才是她该走的路,做生意,赚钱,他也不是没想过,可关键得看自己是不是那块料呀。毛剑看似大大咧咧,整天看似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小日子的样子,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