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但是很快喜欢的人就占了多数,大部分影评人认为这部电影讽刺了当今美国社会对种族主义问题和女权主义问题的漠视。也因此,这部电影以外得到了黑人族群和女性观众的支持,首周票房便以800万美元的成绩按下周末票房榜的亚军位置。对于一部投资1600万的电影来说,这个首周周末票房成绩已经让那个米高梅非常高兴了。因为按照这个成绩估算,这部电影在美国国内的票房成绩应该不会低于6500万元。
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得到了绝大多数影评人的喜爱,因此势必在年底的各类奖项中会有所收获。米高梅起初投拍此片的最重要原因是奔着拿奖而去的,如今不仅拿奖有希望,还有希望小赚一笔,米高梅高层都非常满意。
参加完《末路狂花》的首映礼之后,杰德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让杰德有些惊讶的是戴维凯利拿来了一个剧本。剧本名叫《警戒篱笆》,是一部警务剧。这部电视剧算不愠不火,但是杰德觉得可以交给戴维凯利来练练手,同时也将安东尼苏克指为这部电视剧的编剧助理。之所以杰德要这么安排,除了让凯利能尽快适应编剧工作之外,另外就是让苏克积累经验为他将来创作《CSI》打下基础。
凯利的剧本并不麻烦,很快东风制作就决定将这部剧排到了年底的制作计划当中了。凯利现在需要做的工作便是和苏克一起组建剧组,同时为面试演员做准备。整个工作,杰德都不打算参与,他想知道凯利和苏克能做到什么地步。要知道,杰德招来的这四个编剧可是未来能独当一面的明星级大编剧。杰德希望他们能够最终独立组建各自的制作工作室,成为东风制作的卫星公司。一方面是为了不约束这些天才们,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不造成垄断,让商务部和州交易委员会对自己有特别关照。
安排走凯利和苏克之后,杰德关注的便是编剧工作室们对第二季《威尔与格蕾丝》和《老友记》的编剧情况。在第二季的剧本中,杰德只提供创意和设定,然后完成其中比较关键的剧集剧情,剩下的则有编剧工作室的编剧们去完成,杰德只负责最后的审核和润色。看着面前厚厚的剧本,杰德开始仔细查看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特别说明:如果小说中提及的电影与现实版本有所区别的话,那么文中会用较多的篇幅予以说明,因为这些和情节是有关系的。如果没有多少区别,或者完全一样的话,那么文中会一笔带过。请不要一看到娱乐小说里有对电影情节的描述就觉得是作者在凑字骗钱,之所以会写到,一定是对情节或主旨有所影响。记得有人说过,耽美是最难写的类别。因为无论你怎么写,总会有一部分读者不满意。既然没有办法让所有人满意,那我就按我最初的想法写下去。这是主攻文。攻与受的年龄差是七岁。不会出现小受未成年就被吃干抹净的情节。
☆、电影节上趣闻多
尽管杰德已经向米高梅表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但还是耐不住米高梅公司的三请四催,也参与了几次《末路狂花》的宣传活动。虽然《末路狂花》在首周周末票房拿下了冠军宝座,但毕竟这不是一部典型的“爆米花”电影,因此很快就在暑期档的第二周下滑到周末票房的第四位。
不过影评人方面依旧获得好评,随着电影在全国的上映,越来越多的人也参与到了电影中的讨论。女权问题、种族问题以及现代美国的家庭问题都成了报纸和电视上的热门讨论话题,甚至连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也对这部电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透过白宫新闻秘书的转述,老布什表示“这部电影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它警示我们对当下社会的一些问题应该有所关注。”虽然这种话有些不咸不淡,但还是被媒体拿来炒作一番,也让《末路狂花》的票房在第三周保持了在前五的位置。
随着《末路狂花》已经上映三周,电影的热潮也逐渐过去,米高梅方面也不好意思继续让杰德参与到电影宣传,也总算让杰德可以回洛杉矶了。
不等杰德回洛杉矶的第一件事便是带着雪莉兰辛前往NBC位于纽约的总部讨论《老友记》和《威尔与格蕾丝》的第二季播映情况。
由于第一季的热播,让全国电视网的同时段广告价格上涨了不少,同时也让NBC旗下的精彩有线台的订户数增长许多。鉴于这种情况,两部剧的第二季订购价自然要上涨才行。
NBC方面虽然对东风制作这种行为有些不满,但也知道这是应有之义。人家的电视剧为自己带来的广告费和订阅费,自然人家就有资格要求涨价对待。只是NBC现在肉痛的是,当初签署合约的时候并没有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