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第2/4 页)
,拿下了武汉这座控掩长江咽喉的水路交通枢钮。
由于日军在徐州会战便遭遇到了重大的挫折,使得蒋委员长赢得了多余几个月的时间布置武汉防线、这些相对充足的准备,加上国*军进入到后期,数量达到惊人的近90万大军反击的情况下。日军的伤亡也在大小数百上千次的战斗中损失了大量的有生兵力。
鉴于武汉的陷落,姜立依据形势取消了早期的豫东作战计划。同时为了避免战线拉得太长,不利于后期的紧守。只是在豫北发动了一定程度的反攻,不过很快就遭到了日军更为强烈的反击。西北军在允北的阵地几乎都被打烂了,双方的战线上自从38年以来,堆积了五百多架飞机,两百几十辆坦克的残骸。在阵地几乎没有太多凭借的情况下,姜立下令负责豫北会战王铁汉向南撤退。至此,坚守了一年多的安阳等地,落入了日军的控制之中。而日军在豫北一年多的作战里面,损失的兵力虽然比起武汉会战差了一万多人,但战损的飞机,坦克数量,质量都比起武汉会战中的要强上不少。若是算上豫东作战的损失,实际上还要超出了武汉会战的数据。
仅管此时西北装甲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在剑式突击炮投产之后,西北一个月从战车工厂开出来的各式坦克与突击炮加起来便达到了53辆,而雪豹装甲车也达到了23辆。不仅将机械化2旅与3旅除装甲车以外的坦克,突击炮在战争中补充到了一百辆以上,各拥有雪豹式装甲车40余辆。而且作为西北军装甲先驱的田见龙卸任西北军校装甲系主任之后,组建的西北装甲1师也完成了小半的整编。
但姜立仍然将豫东,豫北的战线都向内收缩。将部队抽到新乡,开封,周口,驻马店等第二线中原防御圈。
此时,民国东部沿海,东北,南方广州,中部武汉等大型城市及战略要区全部都落入日军的控制之中。虽然付出了远超历史上的伤亡,但日军终究还是完成了其既定的战略目标。将武汉逼入湖南长沙一带。而民国东部,中部的大中城市,大多落入日军之手。
而德军在进占了苏台德区之后,再次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并且与苏联刮分了波兰。而英法对德宣战之后,毫无动静,被时局戏称为奇怪的静坐战。波兰受世界上两大顶级的军事强国左右夹击,上百万大军一个月之间灰飞烟灭。
英法在欧洲的软弱被此时的日本看在眼里,在诺门坎之战中,日军虽然打出了不错的战绩,但却也被苏联庞大的炮群,几乎能让人绝望的钢铁洪流给狠狠震慑了一把,之前北上的声音被压制了下来。此时南下的提议再次摆到了天皇的御案前。而东南亚的空虚,英法软弱的态度,都面了南下派很好的理由,民国的战争稍稍停歇一点,日本大本营,又起了一波巨大的争执。
578章 封路
“今凭陛下之盛威,帝国陆海军已攻略广东,武汉三镇,平定中国重要之地区。国民政府仅为一地方政权而已。然而,该政府与西北政权仍然坚持抗日容共政策,因此帝国决不能收兵,务必一直打到对方崩溃为止。帝国所萘者在于建设和确保东亚永久安定的新秩序。这次重点之最终目的,亦在于此。。。。。。。。。。。各国也将正确认识帝国之意图,适应东亚之新形势。这一声明,为帝国不动之方针与决心!”
在攻陷武汉之后,日军照会了列国公使之后,发出了这样一道声明。这道声明是说给中国听的,同时也是说给英,美听的。这也是日本第一次以政府公开声明的方式,向世界宣布它的这一国策以建立起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新秩序,排队以英,美为中心的东亚旧秩序。以实现其由来已久的大亚细亚主义。这也是日本分化战争开始时对欧美外交持谨慎态度和传统的亲英美政策的一大转变。也是日本已经将目光转向东南亚和太平洋,即将实行南进的信号。
而在初期,英美对于日本咄咄逼人的气势予以了强烈的抗议,最为直观的是美国日本发表声明之后,直接给宣布给民国提供5000万美元的贷款,而英国也宣布给民国提供250万英镑的贷款额度,用于扶助民国在战时濒临崩溃的经济,还有军事援助。
这部分贷款里面,已经退到长沙的蒋委员长大多用来买了武器,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蒋委员长买进的相当一部分武器是由西北提供的。而西北分润到了大批的资金之后,一如既往的用来买进了大批的机械。
不过英美的坚持却在随后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中起了不小的转变。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沉寂了二十几年的德军,不动则已,一动便带来天塌地崩一般的动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