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吃一餐干粮冷食,筑基期修士已不需要吃食物,看来三凶有人仍是炼气末期修为。
从小镇采买吃食,一般是以易保存的面馍为主,大多炼气期修真者都是吃这种面馍类的食物,这种食物保存时间长,最长可保存七八天,过了七八天就又干又硬,味同嚼蜡,极难下咽。
王先估计,最长**天,应该会有酒楼伙计往中隆山送吃食。
小镇距中隆山山脚十多里,前往中隆山的路有两条,一条小路较近较窄,可以骑马,但不能过马车。另一条大路较宽,可以过马车,方便驮运货物。
两条路相距最远处十多里。从小镇出发的猎户,一般带着猎具,三五成群走较近的小路,一大早登山,在天黑前下山返回。一个人上山打猎的极少;有时侯打到獐鹿野猪什么的,很难一个人背着走十多里。
自从最近十多年三凶占据中隆山以后,除了山腰以下的部分地方,山上大多数地方设有阵法禁制,已不能再往上去打猎,大路前往山脚驮运山货猎物的马车,已较少出现了。
王先找到车夫,在镇上补充了干粮马食,就坐着马车,沿着大路往中隆山行出五六里,这时距另一条小路已有十里远。王先找了一个路边的简陋草棚停车歇脚,在车中打坐炼功,并凝神细听两条路的动静。
五天一晃就过去了,这五天两条路上的动静一清二楚的听在王先耳中。
小路共有两拨猎户、三拨骑士和七拨路人上山下山,大路有六趟马车进山踏青,这些行人、骑士或马车中人,要么是三五结伴的年青人,要么是拖家带口家丁护卫的大户人家。
这些人都是早上辰时出发,天黑前返回,在山中逗留好几个时辰。这些人多数知道中隆山三凶,与凡人向来相安无事,只要不招惹他们便没事。
转眼王先等到了第六天巳时三刻;在早上辰时一刻,他已发现有一拨马车从大路过去了,不过没什么异常。王先正在马车中闭目打坐,突然他微微摆动了一下头,又凝神倾听了一下,果然察觉到小镇方向有一辆马车驶上了大路。
马车距此五六里远,向王先停车处驶来,一匹马拉车,车前一个人在驾车,车箱中载着一个人和一批货物;这种单人坐马车随货出行的情况,引起了王先的注意。
他下了车,交待车夫就地等着他,便往中隆山的方向走去。拐了两个弯之后,他避开车夫的视线,在一个拐弯处路旁的小树上隐藏了起来。
过了不久,路上传来马蹄声和马车吱呀声,一辆简朴的载货马车驶了过来。车箱前后有车门封闭,透过车侧的车窗可见到一名头戴伙计帽的青衣小厮,默默的坐在车中,身旁堆着些货物。
待马车驶过之后,一抹青影从树上一闪钻到车下不见了。
王先轻身贴在车下,不时从车下探出半个头张望。只见车又行了七八里路,到了山脚,山脚之上到处飘着山雾,将整座山缠绕在里面,山影若隐若现。
绕着山脚又行了四五里路,马车暂时停了一下。青衣小厮下车拿出一个玉牌,对着一处山雾划了一下,只见山雾闪开一个一丈不到的圆洞,可容车马驶过,洞后显出一条可容马车通过的,蜿蜒向上的山路来,路旁是低矮的小树和茂盛的草丛。
青衣小厮又上了车,马车沿着不陡的山路,慢慢的往山腰驶去。
第三十七章 动手
马车上行了七八里路;来到一个大山壁的洞门前停了下来;小厮也下了车。这时洞门已经打开;只见一位虎背熊腰的虬髯大汉站在门前等着;望之年约四十许;红光满面;眼神凌厉。
他见到小厮下车,警惕的放出神识对四周和车内扫过。大汉用手指着洞门旁的空地对小厮说道:“把东西卸在这里吧。”
小厮陪着笑脸点头哈腰的回道:“好咧,三爷,小六子今儿给您带了您最喜欢的陈年花雕,这可是掌柜的好不容易搞到的两坛,刚到手就给您送来了。”
小厮打开车箱门开始卸货,车上装了两坛十来斤的酒,两篮雪白的面馍,一看就是上等货色,还有两箱十多份精致的下酒菜。
这三凶虽已修真几十年,可当年猎户生活养成的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习惯还没彻底改掉,每次送货都要求送些酒肉打打牙祭。
王先在进入山门之时,就已施展隐灵诀和敛息术隐伏在马车车箱底下,在马车停车时,大汉神识扫过后,又施放土遁符,隐藏到马车两个车轮间的车底地下。
土遁符为中阶下品符,施放者可携带一人遁地,遁地时能隐藏自已的灵力波动,在符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