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4 页)
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细微、柔和、洪亮、细微,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
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这诗,老朽评判不了――”读诗的那位评判,良久之后才摇头叹息道,“此诗只应天上有,人间更得几回闻?老朽愚钝,实在是评判不了啊。”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二十八章云水尧
更新时间:2011…11…68:47:51本章字数:6040
周一第三更送到,已经是一万多字了,累得好惨。叶铭的领路人终于出现。
“此人究竟何方神圣?”
“好一春江花月夜,又怎一个好字了得――”
从评判到宾客,再到场中的士子们,此时所谈论的话题只有一个,这位叫作叶铭的少年人,以及这叫作春江花月夜的诗作。
众人皆望叶铭如诗仙一般,叶铭自己倒是觉得这很正常。
这春江花月夜被称为以孤篇压倒全唐,诗中之绝唱,自然不是一般的神来之笔所能够写出来的。
如今玉徽王朝的诗文,主要是以艳情为内容,描红点翠,堆香砌玉,浮华荒谬,空虚无聊,百余年间,宫廷诗主宰文坛,皆是陈词滥调。
尤其是士族生活优裕,偷安成习,以能作五言诗作为表示自己是士流的手段,如果不会作诗就会被人鄙视、不能参加社交活动,诗歌完全成了荒淫腐朽生活的点缀,诗人的脱俗气质、不羁风骨早已荡然无存。
这样的环境当中,能出什么好诗?
至于文风的改变,还是在这十余年间,天后当朝以来。
天后虽未女子,却颇有胸襟,不喜虚靡,注重务实,因此近年来的诗文风格也逐渐向写实演化,只是百年的沉浮风气,沉疴陋习,却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改变的。
叶铭的这春江花月夜,句句不离春江花月,却是没有一点儿不妥的感觉,诗中意境,更是无与伦比,实在是让人听了叹为观止,不敢再言谈诗。
“化之啊,没想到玉卿如此大才――相见恨晚呐――”西京留守余谦感慨道。
“大人,下官也不知道他有如此大才――”王通化苦笑道。
虽然说王通化觉得叶铭的诗文功夫肯定不错,但是也没有想到居然离谱儿到了这种程度,实在是有点儿惊天地泣鬼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