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部分(第1/4 页)
一场军备竞赛显然已经出现了。
在这场军备竞赛中,欧美首先将技术研发方向放在了空军的飞机,以及陆军的战车上。而在海军方面,则只是关注了战列舰。
因为中华民国的战列舰数量越来越多,三十艘的计划都搞出来了,而且在他们看来,中国确实已经在制造了。
只是欧美不清楚的是,中华民国造的只是商船而已。
欧美最主要的是扩大陆军规模,同样也扩大海军规模,三十艘战列舰说多也不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海军吨位就超过270万吨排水量。
三十艘三吨级的战列舰,也才100万吨左右。
而英国之前的270万吨排水量的海军,则因为中国海军造出了更先进的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而只能退役了。海军就是这样,军舰落后就要挨打。
以前欧美是靠海洋利益来养海军,但如今欧美的海洋利益大幅度下降。因为中华民国的商船越造越多,吨位越造越大,欧美的那些落后商船基本上没有什么利益。大宗货物的运输,基本上被中华民国的商船所包揽。
中华民国的商船吨位这一年已经突破2500万吨了,都是的船。而欧美的商船吨位被排挤得只剩下了1300万吨。而且运输成本比中华民国的商船高。全靠欧美财团的政策倾斜才让这些商船有生存的空间。如欧美财团旗下的企业要运输货物,都不选成本更低的中国商船,而是选择运费更高的本土商船进行运输。
在国际市场方面。也被中华民国及其附属国攫取了很大的份额,此时已经超过了70%的国际市场被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所占领。
渔业方面,中华民国的远洋渔业更是因为经济的繁荣而全面铺开,在此时的地球各个海洋的公海上,基本上都能看到中国远洋渔船的身影。每年有大量的渔产被运回中国。销量很好。
海洋利益已被中国大量的攫取,这也让欧美在海军发展方面缺少了原有的资金供应,从而需要zhèng ;fǔ拨款了。
中华民国则不需要了,因为中华民国现在有海洋利益,可以用海洋利益来养海军,这是比较轻松的。
每年海洋利益所产生的税收。已可以使中华民国维持一支规模较大的海军。
一场军备竞赛,已经拉开。
只不过在陆军方面,中华民国占据着绝对优势。不管是兵力上还是军事技术上。在空军上同样也存在着绝对优势,飞机制造能力完爆欧美,而且技术并非表面上所展露出来的那么简单。
而在海军上,中华民国在规模上则处于劣势,但在技术上已经取得领先地位。
不过英法美此时已经联合了起来。对技术进行积极的研发,但是有技术还得有生产和建设。如果把劳动力大量的投入到了军事当中,建设上自然也就少了。
中华民国成功的将欧美劳动力牵制了不少在军事上,如陆军欧美就组建了六百余万,一名不事生产的士兵,起码得需要一个劳动力养活他们。相当于有一千两百万劳动力被牵制住了。
中华民国保持的陆军兵力则很正常,因为中华民国有足够的劳动力可以投入到军事之中。
在内部建设上,中华民国却是绝对的快速。
一个个工程正在建设之中,整个国家到处都是工地。大量的水库、水电站、铁路、公路、高楼被不断的建设了出来。
欧美经济被中华民国冲击得越来越处于下风,差距也真随着中华民国的快速发展而被拉开。
海军军备竞赛的进行,则让中华民国的谋划得逞。
欧美国家也将很多劳动力投入到军舰制造上,英法美三个国家计划推出一个总排水量吨位在155万吨的战列舰制造计划。外加驱逐舰、巡洋舰,总共达到250万吨排水量,其中美国负责150万吨,英国负责70万吨,法国负责30万吨。
即对中国战列舰形成3:2的优势。
这个计划并没有当初英国对付德国那么疯狂,但是吨位上也差不到哪里去了。当然这些军舰不可能是一口气全建造出来的。
而是要一批一批的建造。
第一批战列舰去年就开工了,建造数量为16艘,是三万吨级的战列舰,如美国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对付的是中华民国的华东级战列舰。
第二批战列舰,则在1923年开工,一共建造10艘,是三万六千吨级,计划两年就下水服役。
这种三万六千吨级的战列舰在英法美看来是很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