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我叫刘海月。”
那秀女羞涩一笑,明显不如刘海月放得开:“你好,我叫田恬。”
口音一听就不像京城人。
刘海月道:“听姐姐的口音,像是南边的吧?”
田恬道:“让妹妹见笑了,家父在西北为官。”
刘海月笑问:“西北哪儿,莫不是盛产玉石的和田?”
田恬道:“不是,是梨州。”
刘海月问一句她便答一句,明显不是善于交谈的人,但宫里处处都是耳朵,就需要这种少说多听的,要是对方是个叽叽喳喳没完没了的话唠,刘海月反倒会觉得不安全。
“产蜜瓜的梨州?”
“正是。”
刘海月笑道:“梨州的蜜瓜天下闻名,我也曾有幸尝过两片,可从西北千里迢迢运到京城,味道总不如在当地的好,真是羡慕姐姐!”
如果刘海月想,她就永远可以跟对方找到共同话题。
这不,几句话下来,田恬也渐渐放开,两人熟稔起来,话也慢慢多了。
两人放下包袱,整理衣物,铺好被褥,就坐在各自的床上聊天,外头响起敲门声,近门的田恬去开门。
外面却是周明霜。
“周姐姐。”刘海月招呼道。
周明霜脸上带笑,神情却有点不痛快,“我来你们这里坐一坐。”
刘海月介绍她与田恬互相认识,见她仍旧闷闷不乐,便问道:“周姐姐这是怎么了?”
算起来刘海月应该是这批秀女里年龄较小的,像周明霜,田恬她们,都是十六七岁了,刘海月才刚刚及笄,所以基本见了人都得喊姐姐。
周明霜撇撇嘴,“跟我住在一起的,你们知道是何人吗?”
刘海月道:“能跟我们分到一组的,应该都是父兄品秩差不多的吧?”
周明霜:“不错,她父亲是兵部主事,说起来比我爹还低了半级,可架不住人家有个好祖父,眼睛便长在头顶上了!”
刘海月跟田恬相望一眼,都有些讶异,“周姐姐,她叫什么名字?”
“王翘楚。”周明霜有点不屑,“她以为她取这个名字,就当真是女中翘楚了?”
田恬倒也罢了,她从小就在地方长大,对京城这些官宦人家没什么认知,刘海月却一下子就想起来了,不由轻轻啊了一声:“可是当朝礼部王尚书的孙女儿?”
周明霜点点头,“可不就是,我刚进去的时候,还想跟她聊几句来着,谁知道人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鼻孔里哼气似的应了一声,架子快比皇后娘娘还大了!”
田恬不知厉害,被她这形容逗得噗嗤一笑。
刘海月苦笑:“周姐姐还需慎言,这是宫里,容不得我们私下妄议贵人的!”
周明霜吐吐舌头:“我就是跟你们说说,又没有出去大声宣扬,没……”
她话刚落音,外头院子里传来啪的轻响,像是有什么东西打碎,紧接着又是一声娇叱:“你不长眼睛吗!”
周明霜忙对她们作了个口型,示意说话的人就是王翘楚。
☆、瓷簪风波
三人出到院子里,只见院子中间正站着两个少女,一个面容美艳,一个虽然不是非常漂亮,却颇有楚楚之姿。
“对不住,我不是故意的,这簪子我陪你好吗?”宋元香也被吓住了,眼圈一红。
王翘楚冷笑:“赔?你赔得起吗?你知不知道这簪子是什么来历!”
刘海月他们这才注意到她们脚边躺着一根瓷簪,早就碎得七零八落,不过依稀还能看出原来的精致,那瓷簪上面雕了七八朵梅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绽放,由白而粉,亭亭玉立,那簪身做成了枝叶的形状,正好衔着那几朵精巧绝伦的花骨朵,比刘海月看过的任何一支瓷簪都要精致,一望而知不是凡品。
宋元香嗫嚅了几下,没有出声。
王翘楚越说越气:“这簪子乃是当今太后赐予我祖母的,我祖母又转赠于我,你倒是赔啊!卖了你都赔不起!”
说罢又狠狠给了她一巴掌。
除了刘海月她们三个,还有几名秀女也被这个院子里的吵闹声吸引过来,正围聚在门口看热闹。
院子里住了六个人,不过刘海月看了一圈,连自己在内也只有五个,另外一个没有露面,不知道是还在房间里,还是出去了。
周明霜原本看到宋元香可怜,还想上去劝架的,一听到这瓷簪的来头如此之大,一时也吓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