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2/4 页)
对面坐了下来,拿起茶壶斟了三杯,轻轻推在谢聆和锦儿面前,说道:“小女沦落风尘,岂能与二位大家碧玉相比。”
谢聆将茶杯拿在手中把玩,却是不喝,只道:“姑娘过谦。”
锦儿喝了一口茶,道:“一直听说大宋第一美女的名头,今rì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咱们可是来跟你比较一番的,见了你才知道第一美女的名头,不是这么容易得来的。你这是实至名归。”
李师师叹道:“那又有何用,到头来还不是……哎……”转头望着一面墙上挂的诗词,谢聆和锦儿顺眼瞧去,只见上面写道:
“远山眉黛长,
细柳腰肢袅。
妆罢立chūn风,
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
说与青楼道:
遍看颖川花,
不似师师好。”
谢聆对诗词不是很懂,锦儿却看出这是某一位诗人赠与她的诗文,便道:“如此又有什么不好?至少写这首诗的人就很喜欢你。”
李师师苦笑一声,道:“姑娘出身富贵之家,不懂风尘的苦处,也是自然。逢场作戏,谁人不会。说到此人倒是有些财物,却不肯花费半分钱财替我赎身。哪里又是喜欢。”
锦儿正要说话安慰,听见门外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李师师愠道:“谁呀?我不是说过此楼不许发出大的响动吗?”
老鸨在门外道:“思思,有位公子想要见你!”
李师师满脸的不高兴,道:“不见,我不是说过,今rì只弹琴给两个人听吗?”谢聆惊叹暗道:“她生气都这般好看!”
“那公子很有钱了,给了我一百两黄金,只为见你一面。还写了一首诗给你。”老鸨说道。
李师师摇了摇头,娇声叹息,说道:“不过是文人sāo客卖弄风情,有什么好看的,这样罢,诗我收下,人便不见了。让他下次再说。”
老鸨急道:“这……这怎么行?钱都收了……”
李师师打开房门,巧笑道:“这么大一条鱼,你急什么?”
老鸨一怔,接着显然是想通了,递给李师师一个字条,说道:“那我去打发他吧。”望了一眼坐在里屋的谢聆和锦儿,使了一个眼sè。便下去了。
李师师关紧房门,回到桌边,打开纸条,只见上面写道:“
嚲眉鸾髻垂云碧,眼入明眸秋水溢。
凤鞋半折小弓弓,莺语一声娇滴滴。
裁云剪雾制衫穿,束素纤腰恰一搦。
桃花为脸玉为肌,费尽丹青描不得。”
李师师高挑的鼻子发出一声娇嗤,说道:“诗不怎么样,字倒是一手好字。这楷书写的甚妙,不同往昔名家,却也不弱于人。”
………【第九十三章:钓大鱼】………
() 锦儿好奇的望去,点了点头,说道:“这楷书确实很好,不同于我家收藏的任何一位名家,似乎是自创的。着实风味别具,rì后必自成一派。”
李师师盯着这首诗,一时无语,对锦儿说的话也似乎没听进去,只是“嗯”了一声。
谢聆于琴于字都是不通,不过美好的东西总归是会欣赏的,只不过只能观摩,而无法说出实质的意见。
李师师突然甜美的笑了起来,谢聆心道:“一笑倾城便是这样的吗?不知……不知柳姐姐看见她,会是什么感觉。”
李师师将那幅字条摊开,放在案几上,说道:“两位姑娘见多识广,可能猜出此人的身份?”
锦儿再是仔细的看了片刻,方道:“下笔似有画工,细瘦如筋;每字首尾处加重提按顿挫,再取黄庭坚中宫紧结四面伸展的结构之法,颇有瘦劲奇崛之妙。按理说此人画工必然了得。写的如此一手好字,想必早就名满天下。若想知道他的身份倒也不难,开封名家甚多,一问便知。”
李师师轻轻摇头,说道:“只怕没这么简单。”
锦儿说道:“除非此人还没出名。但京城之地,写这么一手好字而无人知晓,不免太过匪夷所思。”
“如果是当今圣上呢?”李师师冒出这么一句,倒把谢聆跟锦儿吓了一跳。
李师师见状,掩口胡卢而笑,说道:“当今圣上也是人,没什么大不了的,何惧之有?”
锦儿吐了吐舌头,道:“你能确定吗?”
李师师说道:“方才我一眼扫过,写这首诗的人我倒是见过,印象很深。就在你们邻桌。”
谢聆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