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第1/4 页)
这卷答书是写在竹片上的。在张放改良纸张以前,竹、木书是当时文字载体的主流。而当“纱罗纸”出现后,朝廷公文、诏书基本上都纸张化了,民间书信往来也一样。不过有些复古情怀的士大夫,还是愿意用木简竹书互相答酬,是为“答书”。
王商给自己看这份答书,尤其重点指出这一段的用意再明显不过,他是用一种不露痕迹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提问。
这两个人,一个以茶借喻对方眼下所面临的艰难处境,一个以他人答书暗示决心。表明了共同的政治利益,并建立起了初步信任。
政治上的东西就是这样,只要有共同利益,那就有了联手的基础。
王凤与王商,一个是文官之首,一个是武将之首,都是外戚,都得天子信重,都要当一哥……二王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天然是对手。王凤鲸吞朝野,利用自身优势,拿下了大半个朝廷。
王商也并非没有还手之力,他转职丞相之前,长期担任军方要职,与前大司马许嘉交情菲浅。许嘉被王凤挤下去后,一直暗中支持王商,而身为许皇后生父,许嘉的能量连王凤都不敢小觑。
同时王商还与右将军史丹结成了儿女亲家王商之子王安,娶了右将军史丹之女。虽然史丹儿女众多(达二十多个),嫁个女儿也说明不了彼此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但至少也算是一份筹码不是?
王商虽然没有王凤那种咄咄逼人的鲸吞之势,却也不乏蚕食之举,京兆尹王章就是其一。
而今日,富平侯登门拜访,释放善意,更令王商老怀大慰。不过,富平侯此举也并不出王商意料之外。皇太后不喜富平侯,大将军对富平侯的挤兑,红阳侯与富平侯的仇怨。王商都知道,可以说,他一直在等这一刻。
尔后,二人只谈平西南夷之事,或且谈谈风花雪月,绝口不提政治联手。
直到张放告辞,将要走出大门时,身后却传来王商的声音:“对了,富平侯。那个什么茶,可否送我两盒?”(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四章 【都升官了】
“请!”
“请!”
“请!”
三杯新茶,三个天南地北的时代精英终于汇聚一堂。
坐在正中上首的是张放,因出使并平定夜郎,出色完成朝廷赋予的使命,终于再往上挪了挪。荣升光禄勋,正式列席九卿之一,成为成帝朝最年轻的公卿。光禄勋执掌除长乐宫之外的诸宫警戒戍卫,指挥包括五官中郎将在内的三署(五官、左、右)与郎中三将(车、骑、户),以及羽林、虎贲二中郎将。还包括诸多郎官。相当于京畿司令级别。
从这时起,张放才算是正式进入大汉朝堂核心班子。每次宣室殿廷议,都会有他的席位,类似后世入常委了。象过去那样,人家大佬在里面开会,他在外头站岗保卫的尴尬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对于这个任命,皇太后很是不满,但也只有将这种不爽压在心里,没对皇帝施加压力。因为大兄王凤与她面谈过,这个任命,很难阻止。首先,天子对富平侯很信任;其次,从丞相到御史大夫到左、右将军都表示支持;最重要的是,富平侯确确实实出色地完成了出使任务,甚至最后的扫尾工作降伏残敌,都是富平侯之功。
大汉国策,有功必赏,何况还是位列侯。
说实话,如果王氏集团里,有哪位杰出人物立下如此功勋,不是侯的必定封侯,有封国的必升三级。而张放不过升了两级而已。如果这个任命都要阻拦,不光说不过去,最要命的是,以富平侯的身份、资、功勋,能容得下这匹千里驹的不过区区十几个位置而已。你把他往哪放?哪里的要职都有屁0股坐着,挪谁都不好,挪谁都会影响到一连串的利益,堪称牵一发而动全身。
实在没辙,只能让他在本系统里上升算了。既然拦不住,就别费事做恶人了。
张放因平夜郎之功高升,另一位干将自然也不会落下。
陈立。
此刻,这位带着一身征尘,刚刚从西南返回长安,向天子、百官奏对的恢复西南主权的功臣,正坐在张放下首,正堂左侧。
作为平夜郎及诸蛮的实际指挥者,陈立亦得到应有的嘉奖:封关内侯,赐百金,出任西域都护府骑都尉、都护。
陈立这个太守,本就是为了平夜郎而调任西南的,平蛮之后被调回,本就是应有之义。按原有的史轨迹,陈立平夜郎后,是因功而入北军任校尉,此后再无建树。而张放对于自己所举荐的人才,当然要尽可能按放在能发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