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页)
招待我敬某人’ ,将来搞廉政,一查账,我就说不清了。”
“今天是在我家,咱们吃星星,喝月亮,都没有关系,不花公家一分钱嘛。”
敬部长说:“我就反对那些礼仪性的东西。‘ 钦差’ 还没有出京城,六十里快马就报告了官员到达的日期。于是,准备行营,打扫大街,旗锣伞扇,清静回避……我们这次来,是到各地搞点调查研究。”
菁菁忙让上菜上饭。说着,水煮毛豆,新鲜苞米,南瓜,地瓜,芝麻烧饼,小米绿豆粥……端了上来。
最使敬部长高兴的是,侯贵卿拿出来一瓶“杜康酒”,他一面看瓶子上的商标,一面赞叹着说:“这是我们家乡的好酒,有谁不知道曹操的名句‘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呀!”
侯贵卿笑着说:“现在有两种品牌的‘ 杜康’ ,一个是河南品牌的,一个是陕西品牌的,两家为了争这个品牌,都说是自己‘ 挖掘’ 出了当年的‘ 秘方’ ,生产的是当年曹操饮过的真正的‘ 杜康’。其实,现在的‘ 杜康’ 都是蒸馏酒。而蒸馏酒的发明,是宋朝末年以后的事。以前的酒,都是米酒,像《水浒传》中描写的,武松一次喝十八碗,也是米酒类。他们挖掘出来的,哪里是曹操当年饮过的‘ 真正杜康’ 呀!”
敬部长说:“你懂得可真不少,管他什么真假,这杜康酒就是好喝。”
侯贵卿接着又说:“这个诸葛亮真不简单,湖北省襄阳有一个‘ 卧龙岗’ ,河南省的南阳,也有个‘ 卧龙岗’ ,在解放前两地就争论,说自己才是真正刘备‘ 三请诸葛’ 时的卧龙岗。”
“有意思,有意思!”敬部长说“我就不客气了。”说着自己打开,倒了一杯,一饮而尽。一面饮酒,一面夹了一箸菜说:“我要警告你这个小侯,侯书记!在我们考核时,大家对你的反映也不少呢。”
“要做事,就会有不同意见,有不同意见就会有反映。老农们说得好:听拉拉蛄叫,就不种地了?”
“对的,对的!身正不怕影子歪。群众有意见,有反映,不要影响你们的工作的积极性。”敬部长赞许地说。
“我理解,我理解。我现在一心只想搞点事情。不做点事情,怎么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其他,都不是我追求的目的。”----
敬部长告辞时,侯贵卿说:“忙了这么多天了。我建议敬部长明天休息一天。”
“听你的!”敬部长满意地说。
侯贵卿介绍:“市郊有一个金佛寺,寺内有一尊四百吨重的大佛,世界第一。
说是金佛,实际是铜铸的,外面贴了一层金箔,带底座十八米高。是本市一个旅游景点。敬部长去过没有?”
敬部长说:“听说过,但没有去过。过去一出来,就是忙工作,来去匆匆。”
“明天我陪敬部长轻松半天,好吗?”
敬部长又说:“听你的。”
侯贵卿回到家里,司秘书也回来了,他问:“你那几个朋友怎么样?”
司马仁答:“宴请他们一次,还送了纪念品。人家帮助咱们,我们要对得起朋友。”
侯贵卿轻轻拍了他的朋友一下肩膀。
侯贵卿又说:“明天敬部长要去金佛寺参观,你今晚安排一下,既要游人如织,又不要出安全问题。你和公安局共同商量着办吧。”
“我办事,你放心。”司秘书也回了一句。
“可不兴搞‘ 回避’‘肃静’ 那一套,敬部长烦!要搞得热热闹闹的,还要保证安全!”
司马仁说:“我知道”
“敬部长那几个随行人员怎么安排?”侯贵卿又问。
司秘书答:“他们去过此寺,不想再去了。他们和敬部长说了,要利用这一天的时间探亲访友,敬部长也同意了。”
“你可安排得让他们满意呀!”侯贵卿又嘱咐。
“你放心吧。我会领他们到一个好玩的去处,让他们玩个痛快的。”
“那好。”侯贵卿说。
司马仁又和省市公安局忙乎了大半夜,黎明才睡了一会儿。次日,吃过早饭,一起去金佛寺,夫人菁菁也前来陪同。
今天是司马仁亲自开车。行前敬部长问:“你们这个‘ 司机’ 能保证安全吗?”
侯贵卿痛快地答:“开车技术不过硬,我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让他开,出了事故,我们怎么向中央交待?司马仁秘书是经过考试,有驾驶证的。”
敬部长也引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