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页)
法不禁让众人着实为其捏了一把汗。
从1993年到1995年这两年时间,巨人集团在珠海和上海两座城市进行了多媒体软件的封闭式开发工程。之所以将研发地点部分地设在了上海,是由于上海的教育水平相对全国而言比较先进。史玉柱不惜花重金聘请了上海市重点学校的高级教师进行教材的编写工作,并以上海的学校为模版进行软件的程序编写。在市场推广方面,史玉柱也不遗余力地着手布置计划。即使从今天来看,史玉柱的这项计划也是近乎完美的:第一,准备阶段完成主流媒体的宣传准备工作,包括报刊广告设计、POP广告设计(POP是PonitofPurchase的缩写形式,指的是购买地的促销广告,这是国内外一直广受关注的广告形式)、宣传册的印制、宣传品的定制以及珠海培训会的筹备工作。第二,实施阶段主要将广告进行铺开,投放单位为各地的晚报、中学生报和青年报。第三,在渠道的扩展计划上,除了按照传统的思路发展电脑经销商,还要开辟以书店网络、百货公司网络、教育系统网络(包括各地各级的教育委员会和直属中学)为对象的直销网络。而在促销的方式上,则采取了展览会和研讨会等丰富多样的形式。
按照正常的思路,好的项目加上好的推广,如此天衣无缝的布置,可谓是“天下无双”。就在坐等丰厚利润滚滚流入巨人大厦的美梦还没有醒来的时候,“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史玉柱又遇上了一个大麻烦,而这次的遭遇也带来了史玉柱所作出的一个重要决定:离开这个让他欢喜让他忧的电脑业。
2.遭遇重挫:巨人泪别IT
多媒体教育软件的投放并没有如史玉柱想象中的顺利,不仅没有带来他认为的“革命”,反令史玉柱在这上面栽了一个大跟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多媒体教育软件依靠的是中文之星的支持,操作十分繁琐,而且缺乏硬件载体使得这一套看似完美无缺的软件无法适应市场,在市场上找不着方向的史玉柱已经有些欲哭无泪了。
之前史玉柱还曾尝试进军手写电脑。史玉柱深知技术对于企业的推动作用,他一次次抓紧推进汉卡的更新升级,足见他对这一观点的深刻理解。手写电脑在当时看来,无疑是一项十分先进的技术成果。在今天看来,16开纸大小的手写电脑和现在轻巧的PDA相比的确有些笨重,但在当时,却是炙手可热。据说,当时巨人的手写电脑的销售并不是在珠海进行,而珠海这座新兴城市的一些企业却带着政府领导的“紧俏物资”的批条慕名前来购买手写电脑。到1993年底,随着手写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跟进,巨人实现产值亿元,纯利达到3500万元。
然而,这样紧俏销售的局面仅仅持续了不到两年的时间,随着大量企业的涌入和更为小巧的掌上电脑的推出,巨人的手写电脑的市场被一再地蚕食和吞并,1993年平均一台手写电脑的销售利润达500元,到了1995年已经迅速锐减至50元,仅够维持基本的成本以及日常开支之用,并且还需要提供繁杂的售后服务。
史玉柱的这两次市场遭遇并非技术的失误,而是没有强大的硬件支持,相比国际知名的软件公司微软的成功,我们不得不看到比尔·盖茨相比史玉柱而言潜在的巨人优势——硬件支持。如果在美国,也许史玉柱能和比尔·盖茨一争高下,因为在当时的环境里,美国有着实力强大的硬件生产厂家,而在中国,市场却不尽如人意,缺乏相应的硬件匹配技术的史玉柱只能从一次次软件的开发中赚取短期的利润,然后一走了之。这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于一个有着远大企业梦想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也是无奈的。
第三节 外患:生不逢时的巨人(2)
史玉柱需要做的不仅仅只是反思,也不仅仅只是不停地开发市场需求的软件,因为硬件支持问题始终是一个制约巨人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而以巨人当时的资金水平,也不可能自创一个硬件生产平台,这成为史玉柱的一根软肋,一处无以言说的温柔的伤口。要抚平这处伤口所付出的代价无疑远远比再次承受一次伤口还要来得惨烈。深喑这个道理的史玉柱有些不舍但是却又异常坚定地选择了退出IT。既然无法解决硬件问题,与其在软件行业泥足深陷,守株待兔,不如抽身而退,去寻找另一片广阔天地。
从此,史玉柱卸下包袱,开始为巨人找寻另一段可行之路。
新东方有一句校训:“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伴着这句话,俞敏洪,这个有着三次高考落榜经历、屡次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