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2/4 页)
当然,也可以想象,这条流水线也是相当简单。骤然一看,刘壮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海外引进的——先进设备。
这谜团在田学军安排的班组到来之后才得到了解开。那个班组是庆都机械厂重型设备安装班组。经验相当丰富,三下五除二,只凭着钢管和撬棒,竟然就把那个十几吨重的辊筒安装到位了,让包括刘壮在内所有的人都感到是叹为观止。
不过那个班组长却对刘壮说: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更重、更复杂的设备,他们用同样的方法也安装过。确实令人感叹——勤劳智慧的中国工人阶级啊!
不过那班组长临走时却悄悄对刘壮说:这样一套流水线,只要有图纸,甚至只要有测绘,完全就可以仿造出来。无非是电气部分可能差一些。不过价格可是相当便宜,最多六、七十万人民币。
卧靠!刘壮简直就要双脚跳了。六、七十万人民币。而现在是——六、七十万美元,这价格也太悬殊了一点吧?他也只能是自我安慰:也许台湾的人工高;这项目也很盈利。可……心里怎么这么不舒服涅?
这件事,虽然在刘壮心里埋了一根刺。但他还是决定忍了。另外,招工的焦头烂额也分散了他的注意力。
而招工,就出现了一个令人无语的冷笑话,招工广告还没发出去呢,这“应聘者”已经人满为患了。
这关系户都是各显神通,全都找到刘壮这里,可这么多人又该怎么安排?聘用谁?不聘用谁?那还真是一门学问。等到广告以后,那应聘信更是堆积如山。这……?
还好,还有苏律这个冤大头。刘壮一推三不知。把这麻烦事全都推给了苏律。可就是这样,关系户也招了一大半。更出乎意料的是。那些关系户竟然大多都有着真材实料。这就让刘壮有些纳闷了:难道人才也要拼关系啦?
其实这原因也很简单。新中国这三、四十年不懈的扫盲和基础教育,确实培养出各行业大批人才。虽然高精尖的人才不多。技术也比较落后,但充当个基础工人还是绰绰有余的。要不然,怎么短短几十年变成“世界工厂”?做梦去吧!
再加上景仁纸业那块“中外合资”的牌子也够吸引人。秦冈的工厂又是凤毛麟角。这更使得人才集中了过来。刘壮也不想想:当时的顾洁还想到外商的宾馆里当服务员呢。
不过那些铺天盖地的应聘信也大多只能放弃了。看得台湾那个王厂长是直流口水。令人惊奇的是,他竟然建议:保留那些应聘信,要作为景仁纸业的人才储备。
好奇之下,刘壮就询问起了原因。他还以为有什么“海外先进管理经验”呢。没想到那位王厂长回答道:“台湾现在是用工荒,一则招聘广告出去,回一、两封求职信就很难得了。所以……”
一听这样的回答,刘壮眨了半天眼都没反应过来。怪不得啊怪不得,原来台湾工厂里的多面手是这样来嘀!
此外,就是锅炉安装问题了。找了家省劳动厅下属的工程队才应付过去。而且是全款付清、包验收通过。而刘壮也在验收时见到自己重生之前的老同事——站长叶需仁。
幸好,还有郑小飞帮忙,暂时让刘壮拖欠着叉车的款项,这才让刘壮勉强地应付过去。这钱,还真是个大问题涅!(未完待续)
第207章 什么都有代价
在此期间,秦冈一建的许经理果然来找了一次,希望刘壮多少能预付些工程款,最好在十万元左右吧!
可现在的刘壮已经是拆东墙补西墙,资金紧张的不得了,哪里还有什么“余粮”呢?
而且秦冈一建做事也很不地道。这提前要款倒也罢了,理解那些工人们追讨工资的心情。可他们的造价也同样是高出不少。
当时之所以会挑选秦冈一建,也有些半指定的原因,总得支持秦冈本地建筑企业吧!可现在……?也不多说了,满满的都是泪!虽然刘壮也知道原因,秦冈一建还是维持着老体制,里面的建筑工人全都是全民身份,用工成本很高。可……也不能把这成本转嫁到企业方啊!
因此见面的结果,刘壮还是婉言谢绝。可事后却听说,一建的工人在暗中窜连停工,想要逼迫着景仁纸业让步。而秦冈一建的管理层也在暗中挑拨和放任。这……简直是欺人太甚了。幸好,有开发区的干部做工作,把这件事暂时压了下来。
可这总是个隐患。刘壮已经暗中决定:哥我惹不起总躲得起吧?以后对秦冈一建也只能敬而远之了。
另外还有件比较意外的事。玄清酒业的坂田豪突然前来拜访。坂田豪是坂田俊郎的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