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部分(第3/4 页)
大气层一千多千米,实际上50千米之上都是电离层范围,这个范围内大气密度异常稀疏,可在帝国人看来,那些空间都是毫无意义的),所有即使他们刻意留出一段余地,整个大气层的厚度也肯定达不到地球这种完全没有限制的规模,所以帝国人的电离层天然就相对薄弱一些。
这种薄弱带来的问题,可能帝国人以往根本没注意到——受到的辐射稍微多一点,在一定范围内,也不过就是患癌几率增加而已,帝国本来意料水平都差,别说癌症了,可能一不小心外伤伤口感染都无药可治,所有他们可能根本也没注意到这一点,一般来说,一个普通的帝国人能活五六十岁就已经算的上的长寿了——而在地球,许多人这个年龄才将将退休,真正开始“安享晚年”。
但因为这场战争,因为位面继续大量的空间,不可避免的,整个星球的体积随着空间切割,又得再一次被压缩——除了空间缩小之外,这种切割还会顺走许多外层的气体,而且整个动作幅度相当之大,终于超过原本大气层的稳定界限——结果就是,电离层无法再完全阻挡高能射线,太阳风暴疯狂涌入稠密的大气,带电离子所携带的能量一部分被空气吸收,再以光的形式释放,形成瑰丽宏伟的极光美景,而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残留的高速粒子完全穿透大气层,就像来自太阳的一颗颗炮弹,无情的朝着地面众多的目标轰击——对于生命的基本组织,细胞来说,这些高速粒子无异于枪林弹雨——DNA链条被打断,正常的蛋白质变性,有序的生命活动被终止……这一切体现在宏观上,就是全星球范围内的急性放射病。
当然,这个问题的解决也不难——只要重新将空间“还”回去,恢复原本的大气厚度就行,或者就干脆放弃该星球,将整个星球的人迁徙——但问题并不仅仅这么简单。
因为这个星球距离前线最为接近的原因,在这之前,帝国一直将其用作连接法阵的出口——这也就是说,所有在位面里的部队,他们晒的“阳光”,呼吸的空气,都来自与此位面——也正是为此,当帝国察觉到异常时,立刻临时切断了所有的照明法阵,即使如此,还是有一部分人产生了症状,好在照射时间不长,情况不是很严重,不然的话,可能帝国这次就会因为这个阴差阳错的原因,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打击——甚至全军覆没也不是没可能。
因为这一系列的原因,帝**队迫不得已,只能暂时终止扩张空间的计划——如果一定要扩张的话,就只有从更远的开放位面依次切割传递过来,这对魔法的损耗将是难以估量的,如果帝国真打算这么做,那在地球上可以用于作战的魔法就更少了,这很可能意味着帝国在地球上的行动将不得不平缓下来——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在这么关键的时刻这么做,就等于给了地球人至为关键的缓冲期。
既然不能后退,那就只能前进——就连原地踏步,保持目前的军队规模也是不可容忍的,最近几天时间,地球人越来越顽强的抵抗已经说明他们正在逐渐适应这场战争,如果在此时,帝国不能迅速扩大战果,可能以后也很难找到类似的机会——对于帝国来说,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已经是势在必行。
……
亿夫长们曾经仔细商量过,大家一致认为这次进攻会存在一个最大的难点,那就是地球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这次战争有了那么多的俘虏,帝国现在对地球的了解可以说已经相当深入,再也不像第一次进攻的时候,连枪是什么都无法理解,更别说炸弹、激光、原子弹了……也许正是因为之前吃的亏印象过于深刻,这次战争进行到现在,帝国一直在想办法避免地球人使用这类武器,比如他们尽量选择和地球人进行混战,以让对方投鼠忌器,同时每次进攻过后,不管取得了什么样的战果,都果断的撤退,不让地球人有任何反扑的机会——正是因为这些顾忌,所以帝国到现在还没有在地球上有一个稳定的基地,在面临联军大规模魔法部队的时候,也总是以避让为主,而不是选择在地球上和对方死拼。
在刚刚进攻的阶段,帝国采用这种战术可以说是利远大于弊,这中将数亿人平摊至全球战场,化整为零的战法既既发挥出了帝国的魔法和人数优势,又避免了被地球人抓住机会,一击必杀,最大程度的破坏了地球的生产秩序同时,又较好的保护了自己……但是这种战术同样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弊病,那就是只能打击,不能歼灭——因为没有真正在地球上立足,不管地球人遭受多么严重的损失,当帝国退兵之后,他们都可以得到修整,帝国的进攻对地球来说就像定时发作的疾病,地球人只是在发作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