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页)
的背包道:“十万!”
()
同志轻轻点头,商量着说:“希望工程的小学才叫希望小学呢,虽然我们也有这个职责,但只能叫捐建小学。这捐建小学的费用标准是根据地区来划分的,西藏的费用最高,没办法,那地方成本太大。”
老四海赶紧说:“陕南山区。”
同志道:“那够了,十万块肯定够了,陕南山区不算太偏远,但够穷。”
老四海说出了那个县的名字,就是他骗走老张四十万现金的那个县。然后他又提出希望以“四海”命名小学。同志说:“没问题,五湖四海皆兄弟嘛,正好体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最后老四海将十万元的现金,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桌子上,桌面的色彩立刻灿烂起来。
菜仁在旁边悠悠叹息了一声,小声道:“我去海南的时候,就是带着十万块去的,全没了。嘿嘿,要知道那样,还不如直接捐款呢。”
慈善总会的同志笑道:“那是,与其做买卖赔了,让骗子骗走了,还不如捐款省心呢,最起码是积了阴德了。”
二人走出慈善总会,老四海长出了一口气,似乎顶在脑袋上了一块烂西瓜皮终于被甩掉了。他拉着菜仁,轻松地说:“走,咱俩喝酒去。”
菜仁说:“今天啊有人请咱们,不用你出钱。”
老四海忙问缘故,菜仁说:“我有个战友是开医药公司的,已经是大老板了,能呼风唤雨。”
老四海说:“那是猪八戒。”
菜仁笑道:“他还不如猪八戒呢。前两天,我们俩通电话的时候,我说我有个朋友当作家了,人家一定要见见你。”
老四海笑着说:“看来文化人还真是挺吃香的。”
菜仁说:“我知道这叫做附庸风雅,可我那个战友就好这一口,面子还是要给的。”
老四海反正没事,当下就同意了。
路上他忽然想起方惠,原来老四海除了刚到北京那天,见过方惠一次以外,就再没见过。据说方惠是去医院了,但在医院上班就等于失踪吗?他问菜仁:“嫂子回家了没有?”
菜仁难过地说:“24小时陪护,一分钟都不能离开人,回家?咳,我昨天到医院去了一趟,人又瘦了一圈儿。”
老四海十分地不理解:“这活儿到底能挣多少钱啊?”
菜仁说:“人家家属是一天给60块的陪护费,可医院还要抽走一部分,落到咱们手里也就不多了,一个月一千出头吧。”
老四海面目狰狞地说:“这种工作不如不干,真是层层盘剥。”
菜仁晃着脑袋,半天没说话。
菜仁的战友果然是财大气粗的,他的公司就在东直门附近,整整一层写字楼都是人家的地盘。路上老四海就问明白了,菜仁的战友原来是个卖狗皮膏药的,叫张扬。据说张扬复员后在街道办事处干了两年,但嫌挣钱太少,便经人介绍加入了药行,一开始只是做药贩子。这小子很有心计,几年后不仅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还研制出一种新膏药,专治跌打损伤、骨折筋断,据说用了他这种膏药,伤筋动骨的事十八天就能痊愈。张扬自称是改写医学惯例的人,因为老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
听到这儿老四海对此人表示钦佩,看样子这张扬是个人才呀,不仅会经商还会搞科研呢。
菜仁却冷笑道:“搞什么科研?他下辈子都不懂科研。这小子在长白山碰上个老猎户,膏药是猎户家的祖传秘方。张扬花了三百块钱,把人家手里的配方骗出来了。回到北京,这东西就成他们家的祖传秘方了。”
老四海哈哈笑起来:“这么说他是花钱给自己找了个祖宗?”
菜仁从来没想到这一层,也跟着哈哈笑起来。笑后他郑重地说:“见了我那战友,千万别提他买配方的事,他一直不认账。这个底细是张扬喝酒喝多了,自己抖落出来的。”
医药公司在写字楼的六层,二人从电梯间出来,两个虎背熊腰的保安立刻将他们夹在中间。其中一个保安手举金属探测仪,满脸戒备地问:“您找哪一位呀?”菜仁随口说出战友的名字,保安马上准备出一张笑脸:“您是找我们老总啊,我们老总在666房间,我领你们去吧。”
一山二贼(10)
老四海狠狠按着自己的耳根,这才没笑出声来,看来这卖膏药的老板对农药同样有兴趣。菜仁道:“张扬这人就喜欢这种迷信玩意,666?什么东西。”
二人刚要进去,保安却拎着金属探测器说:“我能测一下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