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页)
制不住地抱住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女儿。
明月双手抱住阿妈,“阿妈,我得冠军了!”
阿妈连连点头,“我在电视里看到了,无线电里也广播了,你阿爸多喝了好几杯酒,高兴得几天没睡好觉,一直盼你回家呢。”
阿妈说完了,放开女儿,这才看见一旁还站着个修长的男孩子,忙用手掌按了按眼角,又些不好意思地小声问明月:“带了同学来,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阿妈好准备准备。”
明月抿嘴笑,“阿妈,这是我在少体校的同学,骆理是。理是,这是我妈妈。”
理是入乡随俗,声音清朗地喊一声“阿妈”。
阿妈摆摆手,“店里还没弄好,连水都没烧,明月请同学到家里坐罢。”
又小声问明月,“留你同学吃了午饭再走罢,他喜欢吃什么?有没有什么忌口的?”
明月望了一眼站在旁边,墨绿色眼睛清澈干净的理是,搂住阿妈肩膀,“我们都不挑食的,阿妈。”
阿妈会意,微笑着翻手赶小鸡似地轰他们走,“去吧去吧,我等一歇歇就上来。”
明月领着理是,出了铺面,从外侧走楼梯,上了三楼,推开家门。
三楼的家里已经重新布置过。
原本这套房子和二楼一楼铺面都是一家人家的。儿女出国去了,只留下一对已经退休的老人,靠出租下面的铺子吃点租金,生活过得相当悠闲自在。听说是因为儿子在国外结婚定居,报信来说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老两口一听,喜不自胜,齐齐决定去和儿子同住,照顾孙子。房子搁在这里,收起租来也不方便,索性都卖了,拿一笔钱过去养老。
孟家正好在老人急于一次性脱手房子的时候,把从一楼到三楼上下相邻的三个单元都买了下来。一楼二楼装修一新用来开餐厅,三楼因为本来屋主的布置就很干净,没有什么花哨之处,所以只更换了家具,位置重新摆放,即可入住。
明月自己也是第一次走进布置一新的新家,幸好阿妈放东西的习惯未改,她放下背包,转进厨房,一眼看到碗橱,从里头取出干净茶杯,倒了水端给理是。
理是接过水杯,“想不到你在家里是这样的。”
少了平日里的独立稳重,多了些许她这个年龄女孩子才有的明朗活泼。
明月嘴角有一点点俏皮的笑纹,“每个人都有很多样子啊。”
理是点点头,“我喜欢你这样子。”
明月即刻手足无措,只好装做起身去找电话的样子,“你联系司机看看。”
少年笑起来,啜一口白开水,“好啊,我联系他看看。”
明月在客厅一角的圆几上找到覆在米色手绢下面的电话,理是过去,拨号码到寻呼台,叫司机方便的话,一点钟过来接他。又问了明月地址,“隆福街八号,靠近佑中街口的位置。”
等理是挂断电话,见明月睁着一双大眼睛,一副不晓得怎么招待他才好的样子,心间就有细细的小泡泡,咕嘟咕嘟翻滚着,不断溢出甜蜜来。
他在家乡时,要照顾精力旺盛多动的理非,始终抽不出时间来,同女孩子相处。女生嫌他有个调皮捣蛋的弟弟,多数也不愿意和他约会。
其他同龄男孩子和小女友相约牵手上街看电影拥抱接吻的时候,他总是陪着理非,保证自己头脑清醒冷静,不教冲动的理非惹出麻烦来。
这次父亲决定回祖国拓展亚洲市场,一意坚持要把他们两兄弟一起带回来,母亲最初是不赞成的。她担心离开熟悉的环境,学校,朋友,会影响到他们的成长。
父亲却自有理由,他说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的传承,讲究诗礼传家,与西方人教育孩子想要什么就努力去争的理念截然不同,他们更注重仁让。
他一直记得,小时候父亲在床边给他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时的情景。
也许儒家文化、孔孟思想的熏陶,可以使得理非从焦虑暴躁的青春期顺利过渡。
母亲为了理非着想,最后只好妥协,但提出条件,必须让理非继续练习跳水。
父亲最后千挑万拣,选了清江少体校。
他没想到会在清江遇见这个叫孟明月的女孩子。
她跳水技术很全面,却并没有沾沾自喜咄咄逼人,她在体校以外,就是寻常的邻家女孩模样,笑起来清脆可爱,闲暇时候喜欢看书……
理是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就把这个女孩子的一举手,一投足都烙在了脑海里,驱之不去。
理是忽然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