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1/4 页)
当拿破仑看到同盟国人要和自己在莱比锡决定时,拿破仑高兴起来,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在拿破仑眼中,无论同盟国人的大炮数量再多,也抵抗不住自己士兵的进攻。于是,在稍微休整后,拿破仑就迫不及待的命令自己部下的六个军一起发动进攻。拿破仑亲至战场,骑着马,冒着枪林弹雨指挥。
但战争一直持续到下午,法军也没有多少进展,拿破仑不得不再投入两个军从侧翼进攻同盟国的阵地。但由于同盟国士兵在这长达五十公里,纵深超过五公里的防线上构筑了大量炮兵阵地,这些阵地上架设的大炮其射程有些远在法军大炮之外,除了这些大炮,同盟国人还修建了大量防骑兵壕,使法军只能逐地逐地的去攻占每一个阵地。而且每攻占一个阵地,法军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有些阵地甚至要来回攻占好几次。战斗进行到傍晚,仍未分胜负。这时法军已损失了2万多人,剩下的军队也都精疲力尽,于是,双方在战场上宿营休息。
第二天一早,双方拉开架势又继续战斗。就这样,双方在距离莱比锡十公里的阵地上展开一场为期一个星期的拉锯战,直到拿破仑把11个军全部投入战场,战争的形式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法军的伤亡已经超过十万人,这样的伤亡让拿破仑不可接受!
更让拿破仑气愤的是,欧仁指挥的‘易北军团’也在进攻慕尼黑的战斗中也受挫。虽然整个同盟国在慕尼黑只有八万人,但也同样构筑了漫长的步炮阵地,使得‘易北军团’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对于这样的战况,拿破仑实在弄不明白,其战后,一个研究这场战争的中国人给出了这样的理由。“如果说同盟国的财力和大炮是决定这两场会战的一个因数外,那么法军革命的号角更让莱茵同盟的贵族担心,使得他们不得不拼死保住自己这一块净土。”
对于这样的解释,拿破仑是不可能接受的,在他看来,自己输就输在大炮的射程上,要是自己的部队也装备同样性能优良的中国大炮,那么攻占莱比锡和慕尼黑将轻而易举!然而,实现就是现实,经过一个月的苦战,拿破仑和他的四十万大军在伤亡超过三十万人后不得不开始撤离同盟国,而此时,其兵力已经达到三十万的同盟国顺势发动反击,迪罗克元帅在撤退中阵亡,使拿破仑倍受打击。面对拿破仑的失败,他的亲妹夫那不勒斯国王缪拉也开始背叛他,西班牙人拒绝英国人停战的建议,在西班牙,他的哥哥西班牙国王约瑟夫已被西班牙起义者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法军在荷兰的权力也在开始动摇。更让拿破仑郁闷的是,法国国内到处是一片反对战争的呼声。
1814年2月初,只有两万多的法军撤退到法国东部边境,而跟随在他们身后的几十万同盟国军队开始越过莱茵河,并把炮弹射向法国的大地。虽然这个时候拿破仑想到谈判,但他给出的条件让整个同盟国都不可接受。于是,三十万同盟国大军兵分三路全部渡过莱茵河开始向巴黎进军,拿破仑迅速组建起一支十万人的新军,这些新军大部分是些乳臭未干的孩子。2月18日,同盟国的中路大军在法军的集中地夏龙和法军进行决战,由于法军在战前准备非常不充分,虽然在战争中他们异常勇敢,拿破仑的指挥也非常高明,但随着战争的持续,越来越多的同盟国军队涌向这里,十万新组建的法军几乎全军覆没,同盟国也付出伤亡8万余人的代价!拿破仑在其卫兵的保护下逃跑。
同盟军在攻占夏龙后,又马不停蹄的挥兵巴黎,3月10日,十万同盟军开始对巴黎发动进攻,巴黎守军经过几个小时的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于下午5时宣布投降。而在枫丹白露的拿破仑在得知巴黎郊区发生了战斗,马尔蒙元帅同敌人进行了谈判,准备率军撤离首都,拿破仑勃然大怒,发疯似地吼道:“所有的人都成了无头苍蝇!快走,应当到巴黎去!只要我不在,人们总是干出蠢事来!多卑鄙的行为啊!竟然投降了!晚了4小时啊!要是我早到4小时,一切都可以得救!”狂怒之后,他又很快恢复了往日的镇定自若,他命科兰古立即前往巴黎,与联军议和,以拖延时间,自己则迅速地把留在同盟军后方的所有军队调集前来,对巴黎进行大胆的一击。他相信只要科兰古的谈判使同盟军在三四天以内不采取任何决定性的政治措施,他还是可以拯救巴黎的。
对于拿破仑的政治伎俩,同盟国看得非常清楚,但由于在巴黎的军事行动刚刚结束,一切都还未稳定下来,于是也答应开始谈判。就这样一个双方都不愿意真心的谈判,在三天后,当拿破仑收集起的三万大军出现在巴黎郊区时,一场巴黎保卫战再次在巴黎上演。由于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