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即,*党一定会讨好民意,堵住反对党的嘴。另外,胡主席原定的访美日程也不希望受到严重干扰。我记得美国在全球“最铁的哥们”英国也曾为了美国的国内政治吞下了苦果:克林顿总统曾邀请被英国政府斥为恐怖组织的北爱尔兰共和军的政治领导人杰里·亚当斯访问华盛顿,就是为了讨好大量的美国爱尔兰人选民。英国政府鼻子都气歪了。
关于台湾问题,有一位美国学者,卡内基和平基金会访问学者戴维·罗特科普夫先生2010 年2月1日在美国《外交政策》上发表文章,题为《继续支持台湾,美国能撑下去吗》。文章认为,台湾很小,它在真正的战略优势方面对美国的好处微乎其微;美国肯定不会为台湾而跟中国开战。设想,如果中国向美国鼻子底下的古巴运送64 亿美元的军火,美国会高兴吗?1962 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已经证明,美国绝对不会答应。当年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宁可冒一场核大战的危险,也不允许苏联人把导弹运到自己的后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美国人可能对这种东方的智慧不屑一顾。可是,几天前,英国王子查尔斯在视察军人疗养院时,还情不自禁地跟着教练学起了中国气功,意在缓解内心的紧张和压抑,尽管动作笨拙,令人捧腹。
我们到底是5000 年前的孔圣人、150 年前的鸦片禁烟者、90 年前的五四运动的传人、60 年前的新*主义者,还是30 年前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者?
提出这些疑虑和不安,本身就说明我们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彷徨、探索,有文化上的自恋和经济上的自大。
三十而立,我们需要想明白。再过十年到了不惑之年,可能我们的国人会比现在更加成熟,面对历史,正视现实,展望未来。四年前我的一篇文章题目就是《中国的事情谁能说明白?》,60 年大庆前夕,我惴惴不安,撰文提出要居安思危。这样的谦卑(humility )也许才能真正回答一位网友对我的博客文章的跟帖里所说的:“中国最不缺你(杨锐)这样的吹鼓手。”到底是在吹鼓,还是警钟长鸣?我倒是有些不解。
三十儿了,歌舞升平,没有必要这么沉重。但是我们的国家在许多方面似乎只有世故,没有成熟。这无法自欺欺人,比如如何面对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弱国心态需要我们每个人去改变。
这是我给春晚送上的一道凉拌。众口难调,都怪我芥末放得多了,有点冲,抱歉。但这却有利于伤风感冒者。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三十而立,这点常识应该明白。
2009年10月1日晚,主持完频道特别节目后与四位大使合影,左起依次为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刚、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前驻印度大使程瑞声和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这些老大使人品极好,为人谦逊严谨,业务精湛,忠于祖国。他们在我们频道“共和国60年大庆”的特别节目里共同追忆毛泽东和周恩来如何开创新中国外交。他们是新中国第二代大使级外交官,第一代基本都是将军,是军人。
如何解释和纪念六十年前的朝鲜战争(1)
中苏结盟,打出国威;失掉台湾,跑了*
前几天看到一本很感人的书—— 《战火情缘》,讲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兵团的文工团赴朝演出的许多片段。一幅幅老照片真实再现了当年年轻漂亮的志愿军女兵在前线战火间隙的动人一刻,再现了用忠诚、坚强、浪漫和奉献抒写的战友情。书中一身戎装的伉俪照只让我耳畔响起四个字:战地黄花。我对作者之一曹玉姗说,老人家,所有从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回来的人都是英雄。老人家激动地连连点头称是。是啊,在利益驱动的今天,他们纯朴得只剩下了对战友的怀念。的确,“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许多优秀儿女一去不归,气壮山河,风萧萧兮易水寒。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英雄情结,需要怀念人间最珍贵的情感之一“战地情缘”。
2010 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60 周年。这是冷战爆发后,美国遭遇的第一场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尽管三年内战后的中国百废待兴,尽管三年(1950~1953 )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国官方统计自己的伤亡人数为36 万,而美方估计为70 万~90 万。中国统计敌方的联军伤亡119 万,其中美军损失不到30 万人。
中、苏、朝三国结盟,打出了威风,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海外华侨扬眉吐气,许多原来根本瞧不起中国,一直跟在美国后面的国家开始对中国刮目相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