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页)
陪张苞玩,主要给他两个职责,一是和张苞一起监督张飞喝酒和打人,这种事旁人监督,张飞一定早就恼了。但现在是两个小孩子,他最多生生气,应该不会出旁的问题。另一个任务是保护好张飞,为此我特地抽了一组宫中的侍卫交由王濬统领。并且在暗地里嘱付王濬,要特别当心范疆、张达两个人。
关羽死了,我不想张飞也如历史上那样不明不白的死在小人手里。
至于诸葛乔,他就要处理刘升之等一干善后的事,尽量安抚住他们一家,不要闹出什么大事来。
我其实很舍不得与诸葛乔分开,在北伐中,我本来希望他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的。但是此刻,出于对刘升之夫妻的戒心,我还是留下了他。他的另一个任务,是作为耳目,随时我帮传递益州的消息。
外交方面,此时也在积极的展开着。
由于荆州失守,很多将领的家眷都失陷了,我派邓芝去东吴,交涉如何讨回这些人。
一方面安抚众将之心,一方面让东吴放心我们不会进攻,而把军事重点放在北面。
邓芝果是大才,这件事处理的极好,而且得回消息,我本以为死在麦城的赵累居然还活着,他用虞翻一条命换了自己一条命。
但是想赎回他,东吴的要价较高,而我,也并没有打算这么早就理清与东吴的瓜葛。在我的计划里,东征是必须的,不然的话我对自己的良心都无法交待。但我肯定不会和东吴打得头破血流,让北魏占了便宜。
东征是我与孙权重新联合的一个引子,孙权是聪明人,到时候我兵至门前,他会知道该怎么做的。所以,我就让邓芝来回的蘑菇,这种做法让以干练著称的邓伯苗愁苦不堪。
孔明安排的间谍早早就出发了,他们分赴前往北魏的各个地方,散布东吴要乘丧来攻的谣言。同样的消息也在东吴各处传递着。这样一来,两国相防,就会减轻我这边的压力。
而另一部分间谍则去了雍凉各地,他们带去的是早就编好的童谣,四处传唱,以动摇和瓦解敌心。在这个迷信还盛行的年代,童谣的常被看成是天命的下达,其威力实在不可小视。
其中一首是我让诸葛乔编的:北斗光,明净净,照四野,皆安定。
经过周密的部署,部队悄悄出发了。一直到出发那天,我也没让张飞见父亲。我说父亲因二叔去世,终日恍忽,若见三叔,必会加重他的病情。对于我这个固执而孝顺的小孩儿,三叔也无可奈何。
四月一日,到达汉中。
重回这个城市,我心中感慨无限,张鲁已不在了,但万幸汉中的繁华犹过从前。
父亲为人虽然有些伪善,但他对百姓却是真心的,在三国时期的君王中,他是唯一没有乱杀过百姓,没有诛过旁人三族的。他治下的百姓,也从来没有不拥护他的。
走在街上,我与孔明边走边谈。
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得到汉中,对于益州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汉中,因处于汉水中部而得名,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江横贯东西。资源丰富,物华天宝。
汉元年正月,霸王项羽封高祖刘邦为汉王,辖巴、蜀、汉中之地,都南郑,被称为“汉中王”。四月,高祖南达汉中,招纳贤才,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军;而后依韩信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平定三秦,称霸中原。萧何留驻汉中,发展农桑,收汉中、巴蜀之粮,供刘邦军用,保证了与楚争雄的胜利,汉中即成为汉朝最初得发祥地。
几百年之后,同样是四月,我来到这里,是不是什么巧合呢?
经过张鲁多年休养生息,加上从未遭战火之害,也没有曹操大规模移民的破坏,此时之汉中,比历史上孔明北征时空落落的汉中,简直要强之百倍。
看得出,孔明对此时的汉中也是极为满意的。经过拜将坛,我笑着对孔明开个玩笑:“先生,请上坛。”
孔明先生摇头道:“亮不敢做韩信。”
我一愣,想到韩信后果不是很好,连忙陪笑道:“当然,先生不会是韩信,先生须是太公。”
孔明道:“那少主呢?是武王?”
我很认真的摇头:“父王可比文王,但我却不敢比武王。我年轻德薄,才能有限,统率百官,心中戚戚啊。”
孔明道:“少主切莫如此说。众人皆愿主上英明,才能出众,少主万不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我听着这话耳熟,想一想,才发觉这是另一个时空里,他在出师表中劝我的句子,心中好笑,也不知在那个时空,我是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