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序章
大汉国建安十三年是西元208年。因为一场战争的出现,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非比寻常。实质上这一年从元月到腊月都迷失在浓郁的硝烟之中。春,曹操作玄武湖练水军,孙权征讨刘表部将黄祖,屠江夏。夏,曹操成为丞相。秋,曹操大军南下,兵不血刃得荆州,刘备东逃至夏口,与孙权形成联盟。冬,曹操与孙刘联盟会战于赤壁,曹操兵败北归,天下局势彻底改变。
2009年的1月26日,中国的农历纪元迎来新的一年,若以农历计算,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可看作是赤壁之战的1800年纪念月。就在1800年前的这个冬天,在赤壁,一个至今还存在归属地争议的地方,一场战争,一场至今仍存在规模性争议的战争,以其无法替代的意义被记录在了历史之上,以其无法替代的戏剧性被描绘在小说上,流传至今。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尽管杜牧接下来的两句诗为后世小说家大开想象之门,但无疑,这前两句业已成为后人对这段历史沉思的心灵写照。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考古发掘的见证者,更多人摊在手上的不是折戟那样的文物,而是镌刻在青史上的字迹,但其意义是相通的。
追古怀今,是历来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心灵之旅;鉴古知今,也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行为范式。那么一千八百年前的冬天,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事情缘起何处?哪些人物走上了历史舞台?这些人物又将走向何方?他们又凭什么能在一代一代的中国人的记忆中占有一席之地?
吴宇森的电影《赤壁》以其华丽的视听效果为我们营造了历史与艺术交合的拟态环境,然而电影的时空界限毕竟是有限的,更多尘封的流变需要以静坐品茗的心态细数端详。
谨以此文,纪念赤壁之战一千八百周年,兼怀三国众英豪。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赤壁在哪里
赤壁的地理位置至今仍是学界争议的一个焦点,此处不再列举不同观点。一个较多人认同的观点认为,由于苏东坡前后《赤壁赋》的误导,中国文化记忆中出现了“文赤壁”和“武赤壁”之分。“文赤壁”在今湖北省黄冈市,因苏轼撰文作诗怀古而得名;“武赤壁”在今湖北省赤壁市,因赤壁之战而得名。那么问题在于,苏东坡又何以将赤壁的位置搞错呢?
赤壁之战只打了一次,必然只存在一个赤壁。出现不同赤壁的说法,正确的只可能是其中的一个。苏轼不是考据癖,他所以把赤壁位置搞错,说明在他之前已经有无数人在有意无意地混淆赤壁的真正地理位置。也许在相当早的历史纪元中,关于不同赤壁的争论就已经开始。
其实,三国的地理出现争论,赤壁并非唯一案例。关于诸葛亮隐居之地,就有南阳、襄阳之争;而关羽灵位的真正归属地,山西运城、河南洛阳、湖北荆州也争论未定。赤壁的地理位置出现如此多截然不同的论断,难道也是各地为争名人效应创收?未必。赤壁并非伟人故里,而是血腥的战场,不至于成为一个荣耀的光环。那么中国历代政权的地名变迁也可能是导致争执的原因。当然,中国王朝更迭频仍,同一个地名在不同朝代出现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上也属稀松平常。但同时,中国的史籍、地方志、地理志也较为完备,按图索骥应并非难事,何以赤壁成为无证可佐的盲点?
也许,在这个叫做赤壁的地方,确实发生过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事情,充满了神秘感。一些人出于维护利益的考虑,有意混淆了赤壁的具体地点。赤壁的具体地点越模糊,这样的人的利益就能得到最大的维护,哪怕他们已经死去了上千年。
更何况,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并没有什么赤壁之战。所谓的赤壁之战不过是一场在战争年代习以为常的遭遇战而已。
赤壁之战仅仅是一场遭遇战?
持此观点者的根据主要来自《三国志·武帝纪》,作为曹操个人的传记,《武帝纪》有理由不惜笔墨描述曹操参与的每一场大型战役,自然也包括赤壁之战。而在《武帝纪》中,赤壁之战的痕迹只有如下寥寥数语:“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很明显,这一段记载与我们所熟知的赤壁之战大相径庭,不仅没有提到我们所熟知的火烧赤壁,甚至连孙权和周瑜都不见影了。仅仅是曹操与刘备的一次小规模的军事冲突。
尽信书不如无书。《三国志》作为一本主、客观局限性较大的史书,自相矛盾之处不在少数。同样是赤壁之战一段,在《周瑜传》《吴主传》(孙权的传记)《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