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页)
,好似一只身上穿过一枚大头针的蝴蝶的翅膀。应该补充提一提,也许是由于她的叔叔的忧伤给她带来的忧伤,因为有些痛苦是会相互影响的,也许是由于其他的一些原因,她现在似乎非常倾向于宗教。从前的教区长雅克曼·埃罗德在的时候,正像我们知道的,她一年几乎只去四次教堂。现在她经常上教堂,一次仪式她也不错过,不论是星期日还是星期四③。堂区里的那些虔诚的灵魂看到这种改变,都很满意。因为一个少女和男人一起经历过那么多的危险以后,转向上帝,这是一件巨大的幸福的事。这样做,至少能使可怜的父母们面对轻浮的爱情在精神上能得到安宁。
傍晚,只要天气好,她要在布拉韦的花园里散步一两个小时。她总是独自一人,在那儿几乎和梅斯莱希埃里一样沉思着。黛吕舍特最后一个上床睡觉,这却不能妨碍杜丝和格拉丝一直注意着她,这是出于人的窥探的本能,加上作为女仆也喜欢这样。窥察别人,可以在干家务活以后得到一点消遣。
至于梅斯莱希埃里,他终日精神恍惚,黛吕舍特的习惯发生的细微的变化,他一点也没有察觉。此外,他生来不是做陪媪①的。他甚至没有注意到黛吕舍特准时参加堂区的种种仪式。固执的偏见使他反对教士的所作所为和他们那些人,如果他看到她这样经常去教堂,心里会不高兴的。
这并不是他自己的心境正在变化。悲伤像云一样,总在改变形状。
我们刚才说过,坚强的灵魂有时候因为一些不幸的打击几乎心灰意懒,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像莱希埃里那样刚强有力的性格,在一定的时候,是会反抗的。失望有逐步上升的阶段。从消沉上升到沮丧,从沮丧上升到痛苦,从痛苦上升到忧郁。忧郁是黄昏。悲痛在那儿消失在可悲的欢乐中。
忧郁是悲伤引起的幸福。
① 在圣彼得港的小港口的科尔内堡每天早晨放炮,圣桑普森因距离较远,炮声传来己较轻。据说雨果每天早晨都要听这炮声。
② 原文说黛吕舍特发音不清楚,bon 说成bum,故如此译。
③ 教堂举行仪式的日子。
① 陪媪是西欧某些国家里雇来监督年轻女子的年长妇人。
这种悲哀的减弱对于莱希埃里可没有针对性。他的天生的本性也好,他遭到的灾难的性质也好,都不会发生这样细微的变化。不过,在我们刚刚又见到他的时候,他的最初的失望的幻想在大约一个星期以来,逐渐消失。莱希埃里没有减轻悲伤,不过不再那样毫无生气了。他终日忧愁,但是不再沮丧。他恢复了对大小事情的一些感觉。他开始多少略略感受到那种可以称为回到现实世界的现象。
因此,在白天,他在低矮的客厅里,听不到别人说些什么话,可是他还是听着。有天早晨,格拉丝挺得意地来对黛吕舍特说梅斯莱希埃里拆开了寄来的报纸的封套。
这种对于现实事物的接受只是一半,不过对他来说,是一个好征兆。这说明他已经进入了康复期。重大的不幸会使人晕头转向,要逐渐摆脱这种情况。但是这样的好转一开始反而好像恶化了一样。以前的梦似的状态会减轻痛苦。他以前视力模糊,感觉能力很差,现在视力好了,什么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任何事情都使他鲜血直流。创伤更严重了。他看到的所有详情细节加深了他的痛苦。他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又见到了一切。重新发现一切,就是对一切都感到后悔。回到现实的时候,同时出现了各种辛酸的回味。看起来比较好,其实是更坏了。这便是莱希埃里的感受。他的痛苦比以前更加明显了。
将梅斯莱希埃里带回现实的感情里的,是一件令人震惊的事。
让我们来说一说这件事情。
在四月十五日到二十日这几天里的某一天下午,人们听到有人敲布拉韦的低矮的客厅的门,敲了两下,这就是说邮差来了。杜丝前去开了门。果然是有一封信。
这封信来自海外,是寄给梅斯莱希埃里的。邮戳上的地名是里斯本。
杜丝把信交给关在自己房间里的梅斯莱希埃里。他接过信,随手放到他的桌子上,连看也不看一眼。
这封信在桌子上放了整整一个星期,没有拆开。
一天早晨,杜丝对梅斯莱希埃里说:
“先生,要不要将您的信上的灰尘掸掉?”
莱希埃里好像睡醒过来一样,说:
“好的。”
这样,他拆开了信。
他看到信里写着:
三月十日,在海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