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外界的杂物,所有的一切都因为贪婪而改变,永无休止的物欲终会是永无休止的苦累与虚伪。
当一切因掩饰虚伪而达到豪华的时候,回望这个世界,却感不到半点的价值。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们本来就属于这个世界,又有什么会真正属于我们呢?
属于我们的也只有淡然,因为太平淡了,没人会和我们抢。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隐与清
曾几何时,中国人崇尚起了隐逸,而又把它和清高联系到了一起。这些隐逸之士大多为文学艺术的高尚者。比不了太公的发扬蹈励,便寻求了伯夷的隐遁山林;达不到管仲的三归反坫,偏去了陶潜的世外桃源。又好似谢安,身拥万金却晚遁东山;好似林浦,仕途无路便操起梅妻鹤子。隐是在为自我的灵魂寻求依托他无为于世,却总是后人精神的乐园。
大隐隐于市,小隐居山林,中隐座京郊。真正的大隐不去山林。古儒之隐,多为仕昏之故,倘若仕途敞亮,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境况?
诸葛亮说:“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而他依旧是蜀的摄权者。其实不然他讲的“宁静”好似一种执着,是那种匡扶汉室的决心,故曰:“宁静以致远”。他说的淡泊是一种忠心,是毫无私念,所以“淡泊以明志”。他起初隐于隆中,却是一个好仕之人,心存大志。要不然他就不会自比管仲、乐毅,把天下大势分得如此明晰。多做几篇诗文就好了。
至于陶潜说的“心远地自偏”说明了他实非心远,要不然他便无须引退山林,居于庙堂不就行了。
道曰“无为”,佛曰“心静”。而寺观均居深山,倘真无为,何需避世;若果心静,何苦出家。老子一周官,释伽一王子,本初圣贤非倡身隐于世,而导心超于俗。情静应是心的感应,宁寂才是物的外现,隐求的是清静,而非宁寂。
伯夷叔齐的隐遁那叫迂腐,陶潜谢安的隐逸那叫自娱,而林浦却是在逃避。王维、乐天亦为隐逸,而以官身遁世,其为明享。真正能超脱的大概只有平淡了,看淡了一切,也就看清了整个世界!
隐于清非是必然的关系。清者未必隐,隐者未必清。“终南捷径”也是隐,而却是为了出;清廉之士心高气清,却未尝隐遁。
一个人从身居显贵一下变得下贱贫苦,他若泰然,便真清也,反之亦然。心不随外物而变,实为清静高远;若心非得要物来陪衬,那还是一颗浊心。清心非隐亦清,赖隐而清之心亦为常心。
常心处世,其亦安然。 。 想看书来
量度而行
我们总在揣度那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想把自己的人际关系为自己所用而不是对自己毫无用处。在办事情的时候,我们也总在寻求那种适度的和谐,希图自己在一种恰当合理的程度上取得理想的最好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适度,我们强调这个“度”的概念,谁都想把握好这个“度”的效果,可是我们究竟能否准确地把握或者能否正确的认识它,却始终是一个未知的东西。
首先,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度”的平衡与和谐。有句很有名的话叫做“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说这句话它对也说它不对。这是为什么呢?说它对是因为君子之交确实容不下那种含有强度渲染的东西;说它不对是因为君子之交真正的内涵也绝对是一种淡然,它必然包含着一种看上去淡然无奇,而实质上却深度存在的东西。那种东西便是真情。
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朋友之间的关系,我们这里所说的朋友指三种:一是别人把你当作朋友,而你一般感觉的;二是你把别人当作朋友而别人对你一般感觉的;三是二者互相把对方看作朋友并真心对待的。
在处理第一种关系的时候,因为我们在这种关系之中是一种“被动”的存在,但是我们又拥有着对这个友情关系发展的主动权,所以我们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彼此的关系。这时候,我们似乎成了双方人际关系的控制者,但是我们对这种关系的把度也必将变得更为至关重要,我们的言行正因为如此而更应该谨慎。我们既然成为了这层关系的主动者,也就拥有了这层关系的“生死决定权”。如果我们想要和对方成为真正的朋友,就应该把这种单一的主动权变成双方都拥有的一种互动。我们要尊重对方的意见,尊重他对于我们的真诚对待。在这层关系真正得到确立之前,我们就得确定好将把它标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我们最好选择一个适当的量度去衡量彼此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就要学会双面的考虑问题:二人在相处的时候,既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