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姐你写东西前先想想合不合道理好吧?!
文章写得不错,不当小说看的话
叛党在皇城大张旗鼓的开店铺我真佩服大姐你的想象力
你叫李HZ去BJ开个店铺试试?
1楼,'馨宁'发表于2007…6…611:26:33|删贴|加精
她不是用自己的名义,再说她也不是叛党,宗爱又不知道她与拓拔浚的关系。隐姓埋名开店挣钱,只要是叛党都会用到的呀,不然经费哪里来啊。至于李什么的在BJ开家店,你不知道是他开的你还不是会照样买,只要不用她自己的名义就好了。
好书尽在。cmfu。
作品相关 妾薄命
(起2T点2T中2T文2T网更新时间:2007…6…18 17:36:00 本章字数:2600)
【也不算作品相关拉,那个最近小说看多了,硬生生把一篇古代爱情诗歌鉴赏的论文写成抒情类的拉。扔了不舍得,就厚颜放到这里来了,好歹也没白写】
她不及卫子夫,从一个卑贱的歌女爬到皇后的尊位,成就了一个“未央神话”;她不及李夫人,倾城倾国,留下了汉武帝永远的思念和一曲《北方有佳人》;她不及握钩弋而生的赵婕妤,有一个继承皇位的儿子。
她只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善妒”的名声,只在词典里留下一个暧昧的成语“金屋藏娇”,只在文人中留下一首竞相传诵的《长门赋》。
她便是汉武帝的结发妻子,他的第一个皇后陈阿娇。
对于陈阿娇的印象,最初只是在电视剧里那个总是折磨卫子夫的坏女人,小说里那个蛮横无理的妒忌女人。
直到看到了李白的《妾薄命》。李白应该是高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狂士,他为何要为一个历史上的废后,有名的妒后作诗。
于是细细看下,细细品位。读完,有种酸涩的感情涌出,原来她亦是个可怜人。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意犹未尽,于是接着一句一句地品。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这是她和他的幼年,在未央宫里青梅竹马。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刘彻数岁时,他的姑母长公主问他:“儿欲得妇否?”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曰:“不用。”最后指其女阿娇问:“阿娇好否?”刘彻笑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于是他和她订下白首的誓言,于是有了一段佳话“金屋藏娇”。
后世的历史学家总是喋喋不休地说着“金屋藏娇”只是一个自编自导的戏,只是长公主和王美人结盟的标志。可我还是宁愿认为这是一对青梅竹马的誓言,他们当时真的是想一起到白首。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他和她都长大,她嫁他作太子妃,嫁他作皇后。那大红的地毯一路从堂邑候府铺到了宫门,那耀眼的金冠,光彩夺目。那时的阿娇多么美,多么的光彩夺目啊。
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女子比她更尊贵了,皇上是外公,皇上是舅舅,皇上是夫君,权倾朝野的窦太皇太后和窦太主是最爱她的外婆和娘亲。出身在大汉朝开国功臣的侯爵府,有着血统赋予的美丽,受过最良好的教育。天地间一切事物,只要她想要,还没有什么得不到。
以后的生活君王柔情蜜意,宫人高高捧起。她在未央宫里可以横着走,而她的君王也只为她一人驻足。她的气焰之盛,炙手可热。这大概是阿娇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可是好景不长,年轻的君王在受尽外戚之苦时,渐渐地对她对陈家有了芥蒂。当年的娇蛮可爱成了蛮横无理,他不想再看她趾高气扬的嘴脸,他不想看到她再想起她母亲数次以拥立之功相逼。阿娇是鲜艳的玫瑰,虽然美丽动人,却刺多扎手。
于是犹如绵羊般温顺的卫子夫出现了,年轻气盛的帝王找到了一个视他为天的温婉女子,不像阿娇那样咄咄逼人,不像阿娇的家族权势滔天。于是,他开始疏远阿娇,于是他开始宠爱卫子夫。阿娇愤怒,不是惶恐,她不认为任何人可以动摇自己的位子,但对刘彻的爱是证实的,她爱的是那个人,而不是帝位,她不想他们之间再站着第三人。
所以阿娇一再迫害卫子夫,迫害卫家,但是事与愿违,反而使刘彻更为注意到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