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验室制服的人来到徐汇区少体校的时候,姚明和其他年轻的篮球选手们已经准备要去健身房继续训练了。那里条件非常简陋,没有取暖设备,一阵阵的冷风从一排破败的窗户吹进来。因为那是惩罚性的训练,所以当李章明教练宣布训练取消时,每个孩子都松了一口气。能有一天从严格的训练中逃脱出来,这样的事情听起来实在太美妙了,以至于都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了。
不过他们的幻想,在李教练解释推迟训练的原因时破灭了。他说,今天体育科研所派医生来体校,打算为这些小选手做一次体检。男孩们发出了抱怨的声音。如果说有一件事情和额外地绕着健身房跑上二十圈一样让他们感到害怕的,那就是这些突如其来的身体检查。在上海,有些运动员会开玩笑地把这些医生称为“老怪物”。
姚明和班上其他的男孩子一起爬到学校的行政楼楼上。在二楼走廊的尽头有一间教室,那是所有不同年龄、不同体型和不同训练项目的运动员每天早上都要集中上物理和政治课的地方。在另一头则是学校领导们的办公室,包括党委书记徐为丽。不过学校最神圣的地方,是靠近楼梯的一个仿佛消过毒一般、不怎么引人注目的小房间,门上的钢印标牌上写着几个字:天才选拔办公室。
孩子们在走廊里显得有些坐立不安,而医生每隔一段时间打开门喊出一个人的名字,然后是另一个。最后,轮到了姚明。
如果是和一般小选手的体检过程一样,姚明会很快赤裸着站在天才选拔办公室里,接受两个医生的全身检查。他们严密地跟踪姚明的身体发育状况已经好几年了,而现在,这个孩子已经长得比他们两人都要高了。姚明那时十二岁,身高1米88,他的体格看上去仿佛是把两个不同的人的躯干拼在了一块儿:两条腿很粗壮,而支撑着的上半身却瘦得连肋骨都凸了出来。
这两个为运动员做体检的医生算不上是陌生人。在姚明那天步入天才选拔办公室的时候,他们对这个孩子的成长已经搜集整理了大量的资料,汇总了过去整整三年里所有检查的结果。事实上,甚至可以说医生们在姚明生下来之前就已经认识他了。作为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的医学专家,他们和姚明的母亲其实是同属一个工作单位。大方1980年怀孕的时候,引起了研究所职工们巨大的好奇心。当她把自己体格超大的婴儿带进办公室,同事们把孩子传来传去,争相逗弄着他。不过对后来来看姚明的运动学医生来说,那就不是普通礼节上的拜访了。这个婴儿将成为他们最重要的试验的一个组成部分:把一个具有天生遗传特性的孩子变成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篮球选手。
中国的体育系统相信,依靠现代科技和古代智慧的结合,他们能够培养出一大批世界冠军级别的运动员。国家的领导人很清楚,成功不可能仅仅依靠资金、设备和不断重复的训练,还需要大量基因方面的筛选,在未来之星们还很小的时候就能把他们选拔出来。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教练和负责选拔的人员就走遍了全国各地,依靠随身携带的诸如《运动天才的鉴定法》和《选拔运动员的规律和方法》这样的手册寻找有潜质的运动员。即使到今天,人们还能在徐汇区少体校“天才选拔办公室”的玻璃桌面下,看到一张列表,上面是中国的科学家们为七岁和七岁以上的小运动员们制定的选拔标准,包括身高(坐高和站立高度)、体重、臂展、垂直摸高、跳跃能力(向前和横向的跳跃)、奔跑速度(全速跑和长跑)、反应时间和心率。
一个运动员是否拥有理想的潜质,要根据不同的运动来决定。比如,选拔有天赋的举重选手,就要寻找相对矮胖的孩子,年龄一般是九岁到十岁,有着强壮的腿和较短的躯干。游泳选手通常是选五六岁的孩子,甚至有些孩子还没有下过水,这要看他们的体能、体重,还有在四十米水池里的速度。有潜力的跳水选手,一般年纪都非常小,必须具备协调性,要胆子大,有良好的跳跃能力,还有比较小的臀部,这样能把入水时溅起的水花减到最小的程度。篮球项目,在过去五十年里,对中国教练来说,唯一一项真正有意义的衡量数据就是身高。在中国,选拔身材最高大的孩子的训练营非常普遍,如果你今天在上海的街头偶遇一个身高在1米88以上的中年人,那他的孩子有很大的几率是被送到体校去了。现在,中国的孩子有比以前更多的选择,但那些长得非常高的孩子还是很有可能会被体校挑走,从而走上篮球之路。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章 试验(2)
在西方,研究长高的科学最多被认为是一种模糊理论。一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