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部分(第2/4 页)
有他刘愈,也许苏彦日后会成为圣明的君王。却因为权力争斗,苏彦身死,说到底,也是他刘愈的罪过。而苏碧,刘愈一直当她是个好友一样的人物,以前不管是政治同盟,还是政治同盟前的藏钩射覆,那就是一个老朋友,而且这个老朋友,还是个对他暗生情愫的强势女人。
刘愈会见了柳丽娘,柳丽娘把一天以来她所作的事详细汇报。主要是在三清教中,扮为苏哲的模样,引诱苏哲的真身出来。
柳丽娘汇报时,刘愈心神有些恍惚,一方面刘愈是因为感怀,再者是刘愈觉得累,一方面是身体上的疲累,更因为他心理上的疲累。为了权力,他失去了太多,也就没心情再争斗下去。
“十二少,你怎么好像没心情听?”柳丽娘发觉了刘愈的异常,她毕竟是刘愈的女人,对刘愈分外体贴,也能说一些普通下属不能说的话,“现在,我们马上能找到那魁首,把他杀了!”
柳丽娘觉得,现在的刘愈应该是精神抖擞才是。但刘愈却好像霜打的茄子,焉了。
“知道了。”刘愈叹口气道,“丽娘,完成这件事,我打算彻底放下朝政的事,安心当一个闲散的人。到时候,一家人开开心心过日子,不再有这么多烦恼。”
柳丽娘白他一眼,像是怨妇一样,带着几分嗔色道:“你说的一家人,是你宫里的女人吧?”(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八章 曲终人散(下)
大顺朝启昌二年,是顺朝政治的一大转折点。先有正月孝文帝苏彦禅位,历时十一个月后,孝文帝欲复辟,被诛杀于峰翠宫内。
刘愈为纪念孝文帝苏彦,未改元,一直沿用启昌年号至启昌六年,方改元。
苏彦一党随着苏彦和苏碧身死,柴锦被囚禁之后,已经彻底覆灭,长安城中三清教余党,也于此战被剿灭殆尽。然而魁首苏哲,一直未有人知道其下落,柳丽娘虽然已经调查出苏哲的大致下落,却需要动用人力和物力进行搜索。刘愈为保证长安城安定,并未派出军队进行这次大规模的搜查,仍旧只是让柳丽娘及其部属,继续暗中查访。
随着苏彦身死,随之韩升辞相,对刘愈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韩升对苏家基业忠心耿耿,虽然苏彦的死,并非刘愈亲手造成,但刘愈篡位之名已经被载入历史,更变不得。作为前朝老臣,又为刘愈姻亲,韩升选择了告老还乡,来彻底了却自己的官场之路。
刘愈先于腊月十六,安排嫡系官员,也是他老友的隋乂为相。随后不到两天,罢免隋乂右相之位,正式任命前中书令隋妤为相。隋妤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大顺朝掌舵人,且是女性掌舵人。
启昌二年腊月二十六,于皇宫峰翠宫血战发生近半个月后,长安城在隋妤入阁为相之后怀柔政策的实施之下,已经基本平静下来。军队先是撤出,后有朝廷一连串政令实施。广布恩惠。长安城内各行各业。以及百姓的生活,业已恢复正常。
也就在这一天,刘愈亲率一支新军,抵达长安城外一百多里外的王顺山悟真寺。在前一天,从天竺国而来的天竺国王子和一众僧侣,也到了此处。
与刘愈同行的,并未有赫赫有名的武将,而只有一身将军戎装的柳丽娘。此行也是由柳丽娘所安排。刘愈到来,只是为了彻底了结心中一直记挂的一件事。
到王顺山蓝谷之下,刘愈下马,抬头看了眼山峦之中的佛寺,因为天阴,隐在云雾之中,并不能看清山的全貌。刘愈对柳丽娘安排一番,让一部先行上山,从侧翼阻断佛寺中人下山的路径,然后亲自与柳丽娘。带着侍卫和新军士兵,踏过山门。登千级阶梯,抵达悟真寺前。
与长安城内佛寺所不同的,悟真寺地处山峦之间,除了每年一些重大佛家节日,这里并不对外人开放,又在崇山密林之中,此时看来,显得很平静。就好像山野中的一所世外避难所,不见僧侣,也不见香火鼎盛。
刘愈看了看周围的环境,没有多说什么,伸出手打了个手势,身后一众士兵迅速冲上前,直接要强行进入佛寺的正殿。却见一小沙弥,吓的三魂不见七魄,见到刘愈等兵将手上都拿着兵戈武器,坐在那哇呀大叫,似在哭,也好像在通风报信。
刘愈没多说废话,径直上前,想要进殿门,小沙弥想要阻拦,却被士兵直接按倒在地。刘愈瞥了小沙弥一眼,转身过了殿门,正面迎过来一个笑盈盈的中年和尚,一脸的油光粉面,不像是普通和尚,却也不像中土人,很有印度人大马脸的轮廓。
“这位施主,远道而来,不知,要寻找哪位?”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