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
因为他记得,谈判的第一条法则就是与对方融会到一起。所以他要笑!而且要显得比别人笑得更加开心。而且还他还补充了一句:
“是哦!司马书记说的真是有道理!尤其像我这种尚未结婚生子的人来说,更加应该注意身体。”
郭笑天一听马上接过话题发挥一番:“嗯,孺子可教也!司马书记有机会,可以给我们的未来的石油大亨张罗张罗嘛,做个红娘也是革命的思想工作之一嘛。”
“哈哈,老郭说得对。我们是老了,还是现在的年轻人幸福呀!”
……
一群人围绕着高盛的生活问题又是谈论了十几分钟。高盛几乎是傻笑着听他们讲话,这是他在贯彻谈判的第二个法则:你要比你的对手更有耐心,切不可冒进。
大凡高手之间进行的商业谈判,双方谈判95%的时间都是放在扯闲天上。这个过程看起来是多余而且非常地浪费时间,其实不然。这个时间是双方相互了解、感情交流、寻找对方弱点、寻找突破口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谁准备得越充分,那么在剩余的5%的时间里,谁就会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半个小时后,高盛对对面这些人的心思和彼此之间的配合基本上有所了解了。严松基本上不参与,拿着一个笔记本坐在那里,半天也没有写一个字,(这期间的内容的确也没有什么好记的);余下来那个主管财务的皇局长倒是一幅哈哈态,时不时地插上一两句话;本来应该唱主角的采购处的处长袁得益也是无话可说;那个法律顾问一脸严肃,仿佛是把法律条文刻在了脸上似的,不苟言笑。桌上,最活跃的就是郭笑天与司马国了。
高盛耐心地分析这两人的性格与心态,郭笑天是新调任的局长,似乎总有一种表现欲;而司马国似乎不愿意被人冷落,忘记了他的存在。本来今天这是签合同的事,只与行政相关,与书记貌似一点关系也没有。
看准这一点后,高盛心里有了初步的策略:捧郭、压司马。他先故作困倦的样子,打了一个大大地哈欠。
往往在正式的谈判中,打哈欠是一个很不礼貌的行为,但是在石油单位这种粗框的工作作风环境下,没有人讲究这一点。可这个动作明显是在提醒对方注意,不要把话题扯得太远了。
果不其然,高盛的一个哈欠,他们马上停止了天马行空的聊天,终于郭笑天说道:
“哈哈,不好意思!刚才扯远了一点,我们也不去管伊拉克战争了。下面就请袁处长介绍一下我们之间下一步合作的具体事宜。”
高盛知道自己的方法奏效了,于是马上说道:“我看就不必了。郭局长和司马书记都很忙的,要管很多很多的事情。我呢,已经把你们的条件通读了一遍,一些条款上都是国家强制性的东西,我看就没有再说的必要了。现在我有三个问题,想请郭局长你们回答一下。”
高盛说话之中,只要提到对方的人的时候,有意识地加强突出郭笑天的作用,好像今天只有郭笑天才能拍板定事儿一般。这是他的谈判第三条法则:重点人物一定要重点突出,抢到有利地位决不撒手。
( )
第十一章 讨价还价(下)
高盛的前两个法则执行得很好,现在这是谈判第三步最关键的一步。捧错了臭脚就鸡飞蛋打!但是适当地留点余地,利用缝隙这就很好、很圆滑了。
郭笑天才来延圣油田上任没有一个月,第一件事情就是高八井成为高产井。这件事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增加了延圣油田的知名度,坏事就是这口井是私人打出来的,管理局没有功劳。他不是没有想过去做一下高八井的思想工作,让他稍微延伸一下,往自己的脸上贴点金,这样也算得上自己的成绩。
人家就会这样说:“你看,人家郭局长一上任,延圣就出了一个全国纪录!”
但是这样做实在是太无耻!对于自己这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侮辱。现在他想做的就是如下的事情。
“好!高盛同志,那就请你提问吧?”
高盛听到这里,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上面沾满油迹的笔记本,翻开记录问题的那一页,不紧不慢地说道:
“我这三个问题很简单。
第一个就是你们的签订油的标准是什么?我记得我那口井所出的油,比较稀,但是含水量极少,在蓄油池里面根本上看不到水,而且还可以直接充当发动机的燃料油使用。这样质地的原油,我们查过相关资料,应该只有青藏发现过,而且产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