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因此,我得到的应该是此书的第一本签名书。2006年8月,《###文选》(全三卷)出版发行。8月10日,又是在北戴河,我请###同志在三卷《###文选》上一一签名留念。
对于###同志能在百忙中仍然关照我收藏签名书的兴趣爱好,我一直深怀感激。2004年8月,我曾经有机会向###同志展示并汇报我的部分收藏成果。###同志看了之后,还专门题词“学习就是力量”予以鼓励。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序 三(2)
早在收藏###同志签名书之前,我就收藏有###同志签名的创刊号《学习时报》。《学习时报》由中央党校编辑出版,创刊于1999年9月17日,创刊号的头版头条,刊登的是当时兼任中央党校校长的###的发刊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2002年7月5日,我在陪同###同志会见贝宁国防国务部长皮埃尔·奥绍的时候,请###同志在《学习时报》创刊号上签了名。
2003年7月1日,建党82周年之际,“###”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同志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我在中南海怀仁堂亲耳聆听了讲话。之后,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讲话单行本。7月20日,在第十四次武官工作会议上,我请###同志在这本单行本上签了名。这是我得到的第一本###同志的签名书。
人们常说,有一好,必有一累。但我在收藏签名书的过程中,更多感受到的是其中的无穷乐趣。乐此不疲,当然丝毫不觉其累了。
书不能凭空而来,或购,或索。每日读书看报,我都会仔细留心出版信息,遇到好书,立即设法购买。当然,朋友们的书,我还可以索要。索书有索书的技巧,可以托人,可以寻找机会与作者见面,也可以讲课等为“代价”,或以赠书为名“交换”。至今回想起来,历历在目的都是乐趣。
购书、索书必须读书。不读书,既对不起作者的伏案操劳,也对不起作者亲自签名的拳拳苦心。干任何事,强迫总不是好事,只有读书除外。像鲁迅先生海绵挤水一样挤出时间,强迫自己读书,实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扩大视野,可以提高修养,可以提升境界。读书之后再藏书,用书筑起黄金屋,胸中就有百万兵。因此,对于我这样一个从军半个多世纪的军人来说,藏书,就是为了藏兵。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在浩瀚的世界大势中,一个人永远都只是浪花一朵,他的亲身经历永远都只是事情的一些侧面。要想比较全面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重要渠道就是读书。手捧书卷,或者潜心研读,或者随意浏览,或者快速搜索,或者直取所需,我常常能够“撞”见自己曾经经历的往事。在一个人的记忆里,往事如烟,但在书本上,往事却是清清楚楚的白纸黑字。读书可以勾起我对许多事情的回忆,可以补充完善我对许多事情的认识,可以使我在回首往事的时候得到许多启示,从而启发我积极而主动地面向人生,面向未来。因此,藏书,也是为了记事。
购书、索书、读书、藏书,像蚂蚁一样辛苦,像蜜蜂一样勤劳,既是为了书,更是为了人。书不仅是知识,而且还是媒介。检点自己的藏书,仿佛是与人类的众多精英分子进行跨时空的精神交流,又仿佛是与我的众多朋友倾心交谈,互通款曲。因为这些书,既使我想到那些名垂青史的革命前辈、开国元勋、外国政要、文学巨匠、科学泰斗、经济学大师,又使我想到那些曾经费心帮助我搜集签名书或者将他们收藏的签名书赠给我以成我之美的朋友们。以书鉴人,以书会友,无论他们多么伟大还是多么平凡,都对我如何做人有帮助,对我如何看待人生有益处。因此,藏书,还是为了忆人。
藏书、记事、忆人,对我来说,这已不仅是单纯的爱好,而是一种修养身心的方式。明代张岱曾经说过:“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因此,藏书之癖,有助于我颐养深情。
感谢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他为我题写了“藏书、记事、忆人”的书名;感谢雕塑大师袁熙坤先生,他为我绘制了书中的肖像;感谢书法大师欧阳中石先生、文博大家王世襄先生,我将他们的专门题签置于书前卷首。
去年年底,一所高校邀请我讲课。在课后互动环节,一位研究生同学请我用最简短的话概括我的人生。面对学生“考”老师的局面,我灵机一动,脱口答道:“文韬武略,习武学文。”我解释说,虽然我官至上将,但从未亲领雄兵,半个多世纪的军旅生涯中,我主要是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