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但是如果完全依靠他们的管理来完成工作,公司的进步会很慢而且一团糟。
你愿意做羊还是大雁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信任创造绩效(1)
在一个冬天的夜晚,一架佛罗里达航空公司的飞机停在华盛顿机场的停机坪上准备起飞。当时的情况很糟糕,尽管机场的应急小组在尽最大努力为飞机除冰,但还是可以看到机翼上挂着的冰柱。当时副飞行员不断地向飞行员提示这个情况,但遗憾的是正飞行员对他的副手缺乏信任,对他的提示不以为然;副飞行员又不愿很明确地反对他的上级的错误判断。这是飞机黑匣子记录的最后几句话。
结果在飞机试着起飞的很短的时间内,由于机翼上的冰块导致飞机一头栽进了帕托迈克河中。机上的74人中仅有5人幸免于难。如果在飞机的控制舱里有更多的信任,这些死去的人的生命原本是可以挽回的。
幸运的是,我们很少会遇到这样十分悲惨的场面。但是经营现代企业并不比驾驶一架现代飞机的要求低,同样会走到十分紧要的关头。如同前面的例子中信任可能关系到航班上人员的生死一样,信任可以决定企业的存亡。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信任
在一个竞争不是非常激烈的环境下,信任可以是一件“可有可无,有了也不错”的东西。如果你的企业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那么与你企业有关的人都会感到很愉快。但是这对你的企业是否能够生存没有任何影响。大部分的企业要么靠强迫别人,要么依赖建立在权利基础上的关系来完成任务。在新的环境下,竞争日益加剧,信任成了“必须拥有”的东西。如果你不利用信任来有效地完成你的工作和降低成本,而你所在的行业内的其他人却这么做的话,其结果是你将被赶出这个行业。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也可能是一种时髦;很多公司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组织结构扁平化,不再采用传统的职能化的组织结构,而是以业务流程来对组织进行划分;团队合作十分普遍,除了企业的核心业务,其他部分都以合同的形式外包给供应商或者合伙人;权利关系不再适用,以信任为基础的关系成为唯一的选择。
破坏信任
每个首席执行官、团队领导和员工都需要注意的一个观点是:在工作中使信任变得非常重要的力量同样可以摧毁信任。让我们举一个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裁员的例子。在克林顿政府执政的前三年里,为了从经济的衰退中挣扎出来,美国大公司纷纷裁员,AT&T、IBM各自裁减了12万员工,而通用汽车裁员10万人,波音减员6万人,西尔斯裁员5万人。从短期的生存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可能是对的,虽然证据一点也不充分。但是十分确定的是裁员导致的后果是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失掉了信任。这不仅仅是对那些丢了工作的员工,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还保留在企业中的员工而言的。新的组织安排毁坏了在传统的企业中信任赖以维系的忠诚。而新的信任需要时间去发展成熟。外包制度的流行意味着员工安全感的降低、面对面工作机会的减少。我们应该看到,这些都是信任不可缺少的因素。正如未来学家吉米·泰莱(Jim Taylor)和沃兹·威克(Watts Wacker)所说,信任会成为越来越稀缺的物品:
当没有一个美国的行业可以得到公众的半数以上的信任,当只有8%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相信广告的内容,当仅有12%的人相信大公司向公众披露的信息,当只有1/4的美国人说他们认为电视新闻和谈话节目中的信息是真实的时候,你应该不会感到惊奇,信任已经在公司、商业和人际沟通中消失了。
在英国也有类似的情况,最近的一份MORI报告指出只有15%的英国公众相信跨国公司是诚实和公正的,而只有25%的人相信报纸的新闻(在同一份报告中提到,83%的人相信他们的医生,所以对于英国的医疗行业来说,还有时间去避免他们的美国同行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信任是商业的关键,而且现在是商业最不被信任的时候。所以现在企业经营者十分想了解什么是信任和如何建立信任。
信任是一种关系
信任反映的是组织中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说,信任是一种人际关系,而不是指人本身,虽然组织中的人决定了组织是非凡的还是普通的,但是,人际关系比人更重要,因为关系的质量意味着组织的成功或者失败。
关系对组织来说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从来不对它多加考虑。我们只是知道在组织中有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