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页)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将同情分为两种。一种是出自感情的冲动,看到别人的不幸后本能地感到难受,这种同情虽出于善心,但于事无补;而另一种是伴随着冷静与理智的真正同情,有帮助的方法,行动上的反应,有贯彻的毅力,还有持久的耐性。只有在机智灵活不屈不挠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帮助别人,才能做到舍己为人。而这种同情才是别人真正需要的。真正的同情是有效的良药,它医治的不仅是别人当时的痛苦,还会平复以往的人生创伤,会带来同情者与被同情者感情上的一致,为建立友谊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现实生活中,父亲们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跟家人孩子进行有质量的接触交流。一旦家人有事发生,父亲也不能调适自己的频道,摸准孩子的心理和感受,仍然用自己的语言自说自话,让家人孩子感觉不到被同情、被安慰,因为频道不同,接收的信息对他们没有效果。尤其是孩子,与大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频道语言完全不同,父亲蜻蜓点水的安慰难以排遣他们的郁闷和伤痛,他们需要父亲真正置身他们经历的情景当中,真正的以孩子的身份去感受去经历,然后理解自己同情自己,给予安慰和帮助。
传统社会,男人的情感比较粗犷,往往不屑细腻不屑关心他人,认为同情是温婉细腻的女性情怀,过于女性化是对大男人的侮辱和亵渎。但是现代社会中,尤其在文明的家庭中,父亲需要更多地走近身边的每一个人,了解家人的情感和心理需要,了解他们的生活感受和真实想法,只有真正的互相的了解,才能构建和谐家庭和真正的团队,真正的团队互相了解知根知底,互相信任默契配合,才能无往不利战无不胜。
缺乏同情心的父亲,很难站在家人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能真正的理解妻子孩子,也很难得到妻子孩子的理解,他基本上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样的父亲是孤独的,没有走进妻子孩子的内心,也没有让妻子孩子走进自己的内心,因此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家庭团队。很多传统父亲终其一生,都在孤独的孤军奋战,并没有调动家庭的参与和家人的积极性,自己劳累不堪但家庭发展的效果不佳。妻子不理解、孩子不认同,家庭生活质量离幸福快乐很远。大多数父亲的现实生活只是在尽责任,而不是在享受家庭。
看一个父亲的道德、情操和修养如何,只要看他怎样对别人的不幸做出反应就可判断。面对他人的不幸和困难,是为他焦急为他解难,还是冷漠无视幸灾乐祸,这能充分看出一个父亲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道德教养决定着一个人同情和关心他人的愿望及能力。对他人的困难和不幸,应该送上一颗同情与理解的心。同情不是怜悯。任何人在遭受不幸时都需要同情,但不是任何人都需要怜悯。怜悯有时会伤人自尊,但出于真诚同情则难以拒绝。每个父亲不仅需要挖掘和修炼自己的同情心,也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同情心是仁爱和道德心灵的基础。同情心是构成完美个性、良好品德和自我完善的要素之一。
现代父亲应走出粗犷的误区,主动走进家庭,走进家人孩子的生活和情感世界。让自己主动拥抱同情,拥有这项文明社会非常重要的人文素养,它是人际关系、团队建设和领导艺术的重要秘方。一般来说,一个富有同情心的父亲更具亲和力,家人和孩子的受到父亲关注的程度和质量都会很高。孩子受到父亲关爱较多,孩子与父亲的沟通和互动就较多,孩子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 想看书来
第25节 最佳父亲的终极武器(1)
成为父亲的最佳的终极武器是一颗虔诚真诚的心,用心关爱、用心承担、用心经营。心灵、道德、品格是衡量父亲素质的终极标准。……唐国辅
人与人交往的感觉,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有些人只能带给你暂时的轻松和愉快,有些人却能够赢得你长久的信赖和怀想。有些人外表靓丽潇洒,给人的视觉以享受;有些人气质不俗谈吐优雅,给人感觉轻松愉快;有人举止雍容,学识才华令人倾慕,令人过目不忘;有人品行高贵,智慧才情卓越,让人受教终生;有人心地纯正,高洁伟岸,言传身教和思想境界远超凡品,其影响力跨越时空超越国界。
一个父亲在社会交往中,会与很多人交流交往、共处共事,但从来不会有人会像自己的家人那样,需要紧紧相连亲密相守密切生活一辈子。家庭生活才是父亲的生活重心,父亲需要更加用心的与家人相处。
家庭内部的交往,需要所有的家庭成员时时保持健康舒放的心情心态,互相了解沟通,真正了解、掌握和满足对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