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重要,也非
32
常担心如果教化不当,这个问题对个人乃至民族的延续十分不利。人在少年之时,
犹如草木刚刚开始生长萌芽、虫豸正在潜藏冬眠。如果草木刚刚萌发,就被折断了
幼芽,没有不枯槁的;如果虫豸正在冬眠,就被挖掘出洞穴,没有不死亡的。因此,
圣人提醒各位少年,让他们竭力遏制色欲的念头,自心警醒,自我珍惜,从而保护
正在发育成长的稚嫩身体。若在少年时期,能够对色欲一关,把得牢,截得断,则
成年之后,由于精神没有受到亏损,气血健旺,一旦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则能精
神饱满,而经国治世,建功立业。真人品,真学问,都由此而来。退一步说,即使
不能有多大作为,也必定会安享天年,不会死于非命。青少年们,务必要认真思考
这一问题!
父母疼爱儿女,自幼在各方面都会严加管教,唯独对色欲这一伤身大事,却大
都没有十分明确地进行教育。究其原因,则是认为孩子在没有结婚时,这方面还没
有开化,不能明说;等到娶妻之后,则认为他已经成年,又碍于媳妇的情面,也不
便详尽说明。殊不知子女年轻时阅历不深,对那些从古至今,好色必死的报应事实,
没有亲眼目睹,因而还不太相信。再加上不去认真阅读远离色欲、戒除邪淫的善书,
又听信了下流朋友的胡言乱语,就常常以房事为乐,恣行淫欲,以致伤身毙命,因
而绝后。这样的人数量之多,不可胜数,实在是令人叹息落泪!做为父母,应在孩
子十四五岁时暗中留心观察,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如果他已经开始了解男女之事,
就要在换洗衣裤时仔细检查,一旦发现有遗精污迹,必须立即对他讲述古代圣贤的
训诫,明确地告诉他好色必死的道理,还要列举具体事例,指出某某因为好色而死,
做为旁证,使年青后辈能够自知畏惧,这样才能达到保养精神的效果。
等到孩子娶妻之后,父母尤其应当不怕烦琐,婉转开导,做父亲的劝说儿子,
做婆婆的劝说儿媳,尽快将节制性欲、戒除邪淫的各种善书,对儿媳讲解,让儿媳
在私下规劝丈夫。万万不可因为一时懒惰,或是碍于情面,而造成终生的痛悔。
淫欲为祸最大,这不单单是指邪淫。就是与自己的配偶之间,稍不节制,或者
独居时心中思想淫欲之事,都足以引发疾病、丧失身命。所以,必须要戒除淫欲。
道家的书籍记载:“如果不生起淫欲之念,精气就会舒布五脏,荣卫百脉。淫欲的
念头一起,则欲火旺盛,动摇五脏,精髓不安,而从命门宣泄而出。即使尚未泄出,
33
由于淫欲的心念已经发动,就像用烈火烧煮锅里的水一样,体内的精髓会立刻消耗,
不久就会水干锅炸了!”这是淫欲之念足以伤身的确实依据。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
患病之后自我调养的关键,要点就在于正心诚意,戒淫养生。
少年新婚之时,欲念正盛,如果不加节制,纵欲伤身,往往就会在此时种下死
亡的祸根,减短自己的寿命,真是太可痛惜了!以前,有一位青年学子新婚不久,
就离家外出参加科举考试。考试期间孤枕难眠,考完试后还没发榜,就急忙赶回家
中,一天就步行了百余里路,二更天就到家了(译者注:二更,相当于21…23点)。他的父
亲怒斥道:“你一定是在城里惹了事,才连夜赶回家来避祸。”就让人将他捆绑起
来,关在仓库里,还厉声喊叫着寻找棍棒,说:“明天一定要狠狠责罚!”第二天,
父亲却缓缓过来,解开绳索,也没再多问。这位青年刚到家时,性欲正浓,却突然
遭到训斥羞辱,一夜惴惴不安,直到天亮被放,也不明白父亲到底是什么意思。当
时,一位朋友与他一同返家。由于一天步行了一百多里路,回家后还行房事,以致
元精虚脱,第二天就死了。消息传来,青年才醒悟到父亲这么做的缘由。古人说,
孝顺父母的人,会用心观察,在微小之处体会到父母的意愿,使他们心意满足;但
是,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