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竞争力,它实现了高科技产业的崛起。
过去的15年中,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当仁不让的资本洼地。但我们也看到,在全球这些大国崛起背后,仅有资本、仅形成资本洼地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可以消化、转化这些资本,把它转化成为强大的实体经济,才会实现真正的崛起。中国亟需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来消化这些资本。不光这些外来资本,还要消化我们本国的资本,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企业的成长,从而支持和推动中国的崛起。
如果我们深入研究美国的硅谷模式的话,发现硅谷并不是因为它的地理条件如何优越,而是因为它产生了一种资本和科技对接的机制。如果我们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能够复制这个机制,相信中国也有能力复制硅谷。所以说,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今天中国经济转型,对于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换一种说法就叫做“与其去复制微软还不如复制纳斯达克”。也就是说,你提供一个良好的资本和对接机制,能够雨后春笋般产生很多高科技产业,很多产业可能不是在你的预料之中,而是要依靠市场去发现、去筛选、去推动成长的。
提问:您刚刚说到虚拟经济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有的观点认为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主要是因为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它的衰败是必然的,不知道您怎么认为?
祁斌:怎样衡量虚拟经济跟实体经济之间是否达到了平衡?我们从世界经济,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中,发现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如果虚拟经济的发展偏离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也很容易造成很大的灾难。我们看到最早的“郁金香泡沫”,这个非常典型。郁金香的炒作毫无意义,它完全成为了金钱游戏,成为了一场赌博,成为了一个投机,最后它的溃败也是必然。在很多后来的危机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界限就不太清晰。比如说高科技产业兴起的时候,互联网迅速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当时它的股价是一路飙升。这个时候大家可能对于未来的预期发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使得它的估值严重地背离了实体经济,最后它的失败也是一种必然。但是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存活下来了,经过了市场的淘汰,最后雅虎、谷歌、亚马逊等高科技产业的领军企业成长壮大起来了。所以在这些危机中,我们就没有那么容易、清晰地看到它们之间的界限。其实资本市场本身就有效地利用人类的本性,比如对财富的追求、对自身利益的维护,然后把它们组织起来,变成了社会前进的动力。
中国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洼地(2)
在这个过程中,很自然地,人性的一些特点或者弱点也会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在分辨这些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平衡配比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办法去克服人性的一些弱点,不让它过度贪婪、不让它过度的丧失理性,我想有几个方面是应该注意的:
第一,投资者应该有比较强的风险意识。也就是说,我们刚才讲到,自己对风险的判断,不光要基于对未来美好的展望,同时应该回归到一些基本的常识和判断。
第二,金融机构一定要加强风险控制,也就是说,如果金融机构,大型的投资银行、大型的商业银行,它的破产或者出现大的问题,对社会的打击是非常广泛的。
第三,一定要加强监管。这次危机过程中,有很多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其实他们也不是对风险完全不了解,他们可能也觉察到了风险,甚至很多时候知道这个产品质量是比较低劣的,但出于一种同行的竞争或者压力还是去推销给投资者,这个时候必须要有外力来对他们进行监管。这就是为什么金融或者资本市场要有监管,因为在市场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想办法寻求自己的利益,而且都是想办法去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所以我们讲监管的环节是必不可缺的,而且监管要不断地提高、不断地进步。所以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警示就是加强监管,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监管和市场的发展之间又有一个平衡点。
我们看到很多市场,比如说像日本的市场、东京的市场,它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是监管过度,所以金融创新的速度也是比较慢。也就是说,如果一味地去管制这个市场,就会使金融创新速度非常慢,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就比较落后。现在全世界都公认东京的市场虽然有很大的规模,但却是全世界最没有活力的市场之一,我们也不希望这种情况在中国发生。我们应该去想办法找到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的一个平衡点。
提问:对所有的投资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