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页)
行。杜伟铭把采来的薄荷叶拿了几片泡了一壶茶,坐在床上练字。现在自己已经会写不少字了,上次去镇上的时候还特地买了一本字帖,景源说有了教材学起来就简单一些,学了一半的字帖,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学完啊。一个人练练字,喝喝茶也就睡了。
21、扁尖、笋干
剩下的一只野鸡做成咸鸡挂在屋后,野兔留下一只吃,送了一只给村长,还有一只野兔和那两只獐子一起卖给了天香楼,得钱100文。王武又按照杜伟铭的要求去买了两斤猪肉和一斤干辣椒。杜伟铭决定要做最美味的腌笃鲜了,姐姐的最爱啊。腌笃鲜的做法很简单,将五花猪肉洗净,煮熟,切块后,待用。然后将咸肉洗净,分别切成块,锅内加清水、猪肉块、咸肉块,用大火烧开,再加酒、葱段,改用中火慢慢焖到肉半熟,再加入竹笋块、盐等调味料,继续炽熟透,撇尽浮沫,取去葱段即成。
周文和王武对杜伟铭是佩服的不行,经常能做一些特别的食物,看起来挺简单的,但是味道却是好的不行。腌笃鲜汤鲜肉嫩,里面的竹笋吸收了肉的鲜味更是美味异常,一顿饭下来汤和竹笋都吃光了,肉倒是留了下来,这可是不常见的。一般人家都不舍得吃肉,所以有了猪肉都是第一个吃光的,像这种把汤和笋吃光,肉留下却是是比较少见的。杜伟铭说了,明天加点竹笋继续煮就能吃了。
杜伟铭把采回来的蘑菇和木耳什么的先洗净,放在屋外晒成干。鲜黄花菜在开水中焯一下,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一个时辰以上,撩出后挤干水也一同放在屋外晒干。
竹笋是个季节性很强的东西,今年已经上山晚了,估计再有半个月竹笋也就没有了。怎么能把这美味的竹笋留下呢,除了做一些泡椒春笋之类的泡菜外,杜伟铭还想到了两样东西:扁尖、笋干。泡椒春笋做法简单不过,煮了一锅盐水里面加一些干辣椒,笋切好丢进去,煮好后连水带笋倒在罐子里,封好口,埋在地下就行,过上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吃了。扁尖和笋干的做法就要复杂的多了。
扁尖,又名扁尖笋,是以竹的芽或嫩鞭为原料而制作的烹饪佳品,其肉质脆嫩,鲜美爽口,因便于贮藏、运输,故四季有售。扁尖要求色青翠而微带土黄,无老根,表面泛有白色盐霜且不粘手,笋身坚实。尤须注意含盐量和干燥程度,一般干燥程度越低,质量越差,越不容易保存。笋干是以笋为原料,通过去壳、蒸煮、压片、烘干、整形等工艺制取。色泽金黄,呈半透明状,片宽节短,肉厚脆嫩,香气郁郁,称为“玉兰片”,笋干不仅辅佐名菜,而且有相当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扁尖的制作较为简便,但是盐却不便宜,笋干制作麻烦,但是材料确只要有笋就行。杜伟铭决定各做一半吧,家里还剩下大半筐竹笋,先试验一下,可以的话就再上山去挖笋。
扁尖较为容易制作,竹笋洗净后,挑选嫩头,用盐水先煮熟,然后放在炉火上烘焙。如何在炉火上烘焙让杜伟铭动了一番脑筋,杜伟铭让王武去了一次镇上,请铁匠做了一块铁板,又买了十斤盐回来。笋尖盐水煮熟,沥干后就放在铁板上,底下生火进行烘焙。最后两面都撒上盐就行了。笋干则需要先去壳切根修整然后放入高温蒸煮,不用放任何调味料,接着用清水浸漂,然后榨压成形处理最后烘干即可。几个人忙碌了五天总算是做出了第一批的扁尖和笋干。期间,杜伟铭让王武上山继续挖笋、采黄花菜,自己则和周文在家制作笋干和扁尖还有黄花菜干。山上的竹笋估计都快被王武挖了一半回来,杜伟铭就不让挖了,一是因为要留一些让它长成竹子,明年还可以再挖,要有环保意识,还有这扁尖和笋干的销路也不知道怎么样,做了那么多如果卖不掉,自己吃得吃到猴年马月啊。
三个人日夜忙碌,总算是把半屋子的竹笋都做成了半成品了。二十多天,天天吃竹笋,杜伟铭都觉得吃的都想吐了,就算是龙肉吃多了也得腻啊。扁尖已都已经快完成了,这东西不能暴晒的,整齐地码好放在陶罐里摆在了储藏间。笋干都压榨的差不多,等天气好烘焙以后再拿出去晒干就可以了。
做了这么多扁尖和笋干,关于这两个怎么销售,杜伟铭还没有打算。扁尖天热的时候吃比较好,扁尖老鸭汤,扁尖冬瓜汤什么的,都是以前夏天常吃的。现在竹笋才下市没多久,估计马上推销兴趣也不大,等天热了再卖,生意应该会好等多。笋干的存放时间就更长了,到秋天或是冬天卖也合适。现在就先都存放起来,等过段时间再打算吧。
趁着有时间,三人一起去了平福镇一次。天气马上就要热了,买一些布做一些轻薄一点的衣服,顺便也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