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2/4 页)
河上,六十七年之前,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他们所拥有的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
评论区。
“我爷爷是20军59师177团的,当年就牺牲在了朝鲜,我为也爷爷骄傲,也为中国志愿军骄傲。”
“新中国的脊梁骨就是靠这些英雄们打直的!”
“全世界再找不出第二支这样钢铁般的军队,请把这些加入到教科书里去,让一代代人记住这些最可爱的人,历史不能忘记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们。”
“老兵不死,忠魂永驻!”
“含泪敬礼!来自志愿军的后代。”
“狭路相逢勇者胜,敢于同美军亮剑的,只有中国人民志愿军。”
回忆被嘹亮的歌声拉了回来。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熟悉而又经典的旋律回荡,一首《黄河大合唱》唱出了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年代顽强斗争的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把太阳迎进祖国》、《边关军魂》、《和平年代》接连响起。
军人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兵的人》、《强军战歌》
表现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继承革命先烈英勇战斗的光荣传统、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和矢志改革强军的坚定决心。
经典抗战歌曲《喀秋莎》再度响起,把军人们带入到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把对法西斯的憎恨和对和平生活的憧憬变现的淋漓尽致。
中俄两**人的联袂演出,引导着人们回眸历史、展望未来,备感责任重大。
王亮:“作为守望和平的军人,一定要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在强军征程上阔步前行!”
0136 誓让军人成为全社会最尊敬的职业(为舵主德意志红军加更)
0136 誓让军人成为全社会最尊敬的职业
王亮是在文艺晚会结束之后接到李展秋电话的。
面对李展秋的请求,王亮自然而然的答应了。
《国家英雄》,这个节目听着就带劲。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辟国家发展新道路的人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
崇尚英雄,尊重英烈。
这本来就该是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觉悟和担当嘛。
这样的任务,王亮觉得自己当仁不让。
几天的直播,几天的故事分享,王亮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尊崇,应该是一种源于内心的自发行为,靠外在的力量是勉强不来的。
军人之所以被大家认为是最可爱的人,源于老百姓对军人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肯定。
然而,今时不同以往,军人的存在感早已不如当年。
社会利益关系不断调整调整,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和评价悄然发生改变。
王亮虽然年纪大了,但他非常关注时事,尤其是和军人息息相关的。
九十五岁了,本应该安享晚年的,天伦之乐,不好吗?
他为什么要出来折腾?
为了军人。
曾经,有一篇题目叫《军人只是一种职业》的文章在网上发表,无数的转发,无数的置顶,无数的推荐,摆出一副要把军人拉下神坛的姿态。
文章是一份都市报的记者写的,王亮一字一句地看了。
恨得咬牙切骨。
如果有一把枪在手,他会毫不犹豫地把这帮大放厥词的高级黑子给崩了。
文章真的算得上是绝词了,种种模糊种种狡辩种种概念偷换。
让军人和军迷看着心里窝火,却还无力回击。
在对军人进行一番“高级黑”之后,得出结论:军人不配得到优待。
军人优先是享受特权?涉军安置是额外负担?
军人军属产生失落感,心里拔凉拔凉的,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军人荣誉感急剧下滑。
尽管有人在发声,那些黑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王亮还是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说上两句,讲几个故事。
故事讲完,然后再反问黑子们几个问题。
“你可以崇拜明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