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4 页)
护服,在雷场紧张作业。”
“不仅仅如此,毒蛇、蚂蚁、蜈蚣等毒物也在不断袭扰着扫雷战士。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作业,脱水严重,需要不断地补水。因为携带大量装备,我们的战士往往只能携带一个单兵水壶,这点水哪里够喝?”
见王亮心情十分低落,脸上写满了疲惫,一旁的少校连忙道:“我曾经也是扫雷队中的一员,也是程俊辉同志生前的战友,下面我来讲讲我眼中的程俊辉吧。”
战士王宏在雷场作业时中暑晕倒,程俊辉把自己的水壶留给王宏,他一个人顶着高温继续工作。
当战士们把王宏送下山,再带着打满水的水壶回到作业点时,发现程俊辉几近虚脱,他嘴唇发白,正大口嚼着草根树叶汲水。
程俊辉不但耐渴,还是负重好手。
在山区排雷,最辛苦的莫过于运送扫雷爆破筒。
0117 一句话让你泪崩
0117 一句话让你泪崩
在公路不通的雷场,战士们往往需要扛着二十多公斤的扫雷爆破筒,单凭两条腿,一步一步往几公里外的山上爬。
与其说是爬,我想用挪来形容更加合适。
背运扫雷爆破筒的几个多月里,程俊辉的手、肩、脚后跟磨得红肿、出血。
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式,擦点碘伏,继续干活。
往往伤口还未结痂,就又磨破,最后长上老茧就好了。
程俊辉的腰因超负荷肌肉损伤,可我从没听他叫过一声苦。
他也是我们扫雷队公认的最能忍耐的士兵。
危险总是离他很近,过去他总是很幸运。
刚加入扫雷队的战友刘明第一次清理爆沟,用扫雷耙刨出一枚木柄已经高度腐烂的手榴弹,当时拉火管的一头缠在耙齿上,弹体已经掉落在了地上,呲呲冒着白烟。
因为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刘明被吓得动弹不得。
“快卧倒!”
千钧一发之际,程俊辉奋不顾身,一把将刘明扑倒在地上。
所幸那是枚哑弹,程俊辉才躲过一劫。
如果手榴弹响了,后果不堪设想。
宿舍里,程俊辉生前的床铺上,安静地摆放着棱角分明的军被。
床底的鞋架上,战靴乌黑锃亮……
有时我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程俊辉一会儿就回来了,他只是出去执行任务了,亦或是回老部队帮忙打擂去了。
他没走,他还在我们的身边。
在清理程俊辉的遗物的时候,我们发现,程俊辉牺牲时身上只有47。5元钱,而生前却先后向六名战友伸出援助之手,共借出一万七千多块钱。
上等兵陈晓海:“五月,我初到芭蕉塘雷场扫雷,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因为连续几天拉肚子导致身体十分虚弱,向山顶背运扫雷爆破筒途中晕倒,就是副班长把我背下了山的。”
“西瓜你们先吃,我把这片雷区搜排完。”
这是程俊辉留给上士由坚诚的最后一句话。
回想起程俊辉牺牲前的那一刻,由坚诚哽咽着说:“俊辉知道我昨晚腰疼了一晚上,想着他自己多干点,我就可以多休息会儿。我真后悔,当时没拉住他!”
“下面的我来讲吧。”王亮在一旁舒缓了下心情,打断了少校。
最后的片段,王亮的印象最深,感触也最深。
“好。”少校点点头。
“程俊辉同志的父母从山城赶来处理后事,见到扫雷队的队长,问的第一句话是。。。。。。”
尽管已经控制好情绪了,讲道这里,王亮还是忍不住哭了起来。
因为这一段,实在是太让人心痛了。
王亮含着泪讲道:“程俊辉同志父亲见到扫雷队的队长,问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家庚庚(烈士的小名)有没有欠着大家的钱?要是有,不用担心,我这个做父亲的一定帮他给大家还上。”
“那天,在场的所有排雷官兵,听到这一句话,没有一个不掉泪的。”
战士们纷纷道:“爸!妈!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儿子,亲儿子。我替俊辉照顾好你们的!”
“好,好,我又有儿子了,我又有儿子了,有这么多儿子啊,我很幸福,我很开心。”老父亲是笑着哭的。
一个来自山城,善良淳朴的农民。
在生离死别当中,最痛苦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程俊辉父亲那原本就沧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