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1/4 页)
绍兴七年(1137)六月,宰相张浚把刘光世的军队一分为六,命都督行府在参赞军事、兵部尚书吕祉节制行营左护军,任命刘光世手下第一悍将王德为都统制,另一猛将郦琼为副都统制。
这位吕祉兄弟跟战国的赵括、三国的马谡、东晋的谢万基本上属于统一品种,此人纸上谈兵是一把好手,满嘴跑火车的本事天下无敌。这家伙曾经大言不惭的放出狠话,若给他一支军队,他就能立即生擒刘豫父子,光复所有失去的土地。言外之意就是,当今的这些统兵大将都是水货。
当吕祉兴冲冲的跑到淮西去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这帮乌合之众一点都不好管,话已经说出去了,想收也收不回来了,只好硬着头皮顶着。
这时王德和郦琼的矛盾也开始爆发。这两人堪称刘光世手下的哼哈二将,刘光世打仗基本上靠这两人。二将之中,王德作战勇猛,杀人如麻,时人称“王夜叉”,是刘光世手下头号悍将;郦琼出身群盗,也是杀人不眨眼的主,不甘心居于王德之下,二人互相看不起,一有机会就要狗咬狗。以前刘光世在家,两人老实的紧,现在老大走了,名将岳飞也被取消了统领全军的权力,两人不打起来才怪。
先是郦琼私下拉拢了淮西军大部分将领和王德死掐,接着又把王德告上了都督府,王德也不甘示弱反告郦琼,张浚领导下的都督府偏袒王德,张浚把郦琼臭骂了一顿,然后把王德所部八千人调往建康。郦琼不服,又把事情捅上了朝廷御史台,朝廷上的都是张浚的人,郦琼纯粹是找抽,肯定是没有结果。
为了防范郦琼,在张浚的指示下,朝廷派出张俊、杨存中、刘锜等几支兵马前去淮西弹压。
杨存中打战是比较猛,在战场上阴人也不错,不过处理变乱的能力就差了点,在局势很不明朗的情况下,杨存中做了一件很不靠谱的事情,他叫手下勇将吴锡带领着摧锋军区去调查淮西军的动静,只要淮西军一有异动,就立即动手将淮西军缴械,然后把郦琼等人押回建康。
郦琼等人也不是吃干饭的,杨存中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他怎么会猜不到杨存中想干什么呢?
局势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这时叫谁来都来不及了,只能靠吕祉,如果此时吕祉迅速打通淮西军的关节,安抚好郦琼等人,那局势还不会恶化,至少还有机会补救。
可惜,吕祉这个草包只会狐假虎威,他以为在诸将面前摆谱、装逼就能搞定这群爷们,让淮西军乖乖听话。事实上,吕祉到了淮西之后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整天只是抱着MM喝着小酒,拒绝与淮西军将领会面,即使是将领们也重大军务报告的时候,吕祉也是如此。这些恶劣举动,彻底把郦琼等将得罪了。更要命的是,吕祉竟然上奏朝廷要把郦琼等人予以法办。
可不曾想到,这封奏疏居然落到了郦琼的手上。
郦琼等人原本还心存侥幸,刘光世走后,他们已经成了无家可归的孩子,到处受气,如果吕祉能真心待他们,士为知己者死,郦琼等人一定会铁了心给吕祉卖命,可是吕祉居然打算向他们下黑手。
当那封奏疏落到郦琼手上的时候,郦琼再有希望也破灭了。
郦琼把吕祉的阴谋告知淮西军广大将士的时候,淮西军顿时大哗,将校们成群结队的到了吕祉的居所,将吕祉拖出来,严辞审问过后,就押着这个倒霉的家伙向北走去,到了霍丘县,淮西军杀死吕祉,包括了四万战士,超过六万的家属及居民,这么一支超过十万人队伍,浩浩荡荡的北上,投奔了刘豫。
淮西兵变的南宋历史最重要的的大事之一,相当于全国军队至少百分之十以上的一支方面大军,居然集体叛变,投降了敌人,影响之巨大可以想见。
岳飞很快收到了来自赵构的手诏,下令立即停止北伐行动。
张浚则受到连珠炮似的弹劾,有人认为,这个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令人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皇帝赵构也切齿痛恨,预备把他贬到岭南去。接任的宰相赵鼎一再求情,才将他放到永州闲住。
从此,这位显赫一时的宰相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消失了二十多年。后来,有人试图为他说情,想要重新把他弄回朝中时,赵构发狠说:“宁愿亡国,也绝不再用此人。”
淮西之变对宋高宗赵构的影响十分明显。我们无法知道他是否认真地反省过自己,但从此他坚定地开始了对武将的防范、猜疑与裁抑,则确实是毋庸置疑的。
事实上,我们或许更应该把淮西之变看成是一个意义重大而深远的转折点: 转折点之前,尽管有许多三反四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