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页)
赵构复辟的时机到了。他找到了留在杭州的冯幡和他一起说服了苗傅,于是高宗复位,为了安抚苗傅、刘正彦等人,他还叫赵构给他们免死铁卷。
张浚等人还是继续进兵,苗傅、刘正彦等人即使再傻,也知道张浚根本不打算放过他们。于是,苗傅再次派遣部将苗翊、马柔吉出战迎战勤王军。韩世忠当即发下狠话:“今天我们以死报国,如果等一下大战结束,有谁脸上不带几处箭伤,老子我拿刀剁了他。”又是一个狠茬,吓得勤王军们个个象吃了兴奋剂一样,神勇无比,不要命的杀敌,直接把叛军杀得屁滚尿流。
打不过那就跑,苗傅、刘正彦急忙带了两千精兵,开涌金门(现杭州涌金路与南山路交叉处),连夜逃出杭州,从富阳、新城窜入福建,后为韩世忠擒获,斩于建康。
一场禁卫军叛乱,就此结束!
这次兵变给赵构的打击极大,以至于韩世忠等人平息了叛乱后,这位已经二十三岁的青年皇帝当众拉着韩世忠的手大哭不已。他泣不成声地问韩世忠:“中军吴湛最坏,现在还留在我的肘腋之间,你能帮我先干掉他吗?”韩世忠二话不说,立即去见吴湛,这位中军吴湛大约相当于皇家部队的一个分部司令。韩世忠见到他后,握手致意间,突然发力,当场将吴湛的手骨头捏断,随后将其斩首。
作为这场勤王运动的主角,张浚、吕颐浩、韩世忠、张俊等人从此深受赵构信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4杜充的抉择
一个自命不凡、色厉内荏的草包,这是我给杜充的评价。作为南宋朝廷建立以来第一个无耻投敌的宰相以及他造下的孽,他杜充注定要遗臭万年。
从杜充任东京留守、开封府尹的经历来看,我觉得我给杜充的评价,还是很有依据的。
在杜充任期内,前任留守宗泽苦心集结而来的忠义民兵纷纷反水,成为为祸以方的军贼、土寇。这家伙对外无能,对内却凶狠无比,残酷的对自己的同胞挥舞屠刀。为了躲避金军的追捕和进攻,杜充不顾黄河两岸的百姓死活,疯狂的掘开黄河,以期能为他挡住金军。最后,在牺牲了无数百姓的生命之后,金军迫于水患终于绕道而走。
杜充成功的躲过了一次危机,为此他还着实兴奋了一阵。但是,对于应付金军下一次的冲击,杜充心中完全没底。如果公开跑路,恐怕还没被赵构拿来祭旗,就已经被暴怒的百姓打死了(王云前辈就是前车之鉴)。投降金国他能获得多少好处,杜充心里更没底。
到底应该怎么办?
中国人的智慧的无穷无尽的,很不幸的是杜充就是一个有着无穷智慧的中国人。既然不能公开跑路,那就找一个可以公开跑路的理由。上天真的很眷顾杜充,在这个节骨眼上,苗傅和刘正彦帮了杜充一把,二人的造反给足了杜充跑路的理由,勤王就是公开跑路最牛逼的理由。
于是,杜充以率兵勤王的名义带走了东京留守司的主力军,把守卫开封的责任仍给了副留守郭仲荀。
哥们,开封就靠你了!
就你杜充聪明,我郭仲荀是傻子吗?我傻吗?不傻!不傻就跑,郭仲荀也如法炮制,把守卫开封的责任推给了留守判官程昌寓。
兄弟,开封你就多担待!
我程昌寓傻吗?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不傻。你跑,他跑,难道我不会跑吗?最后开封由权东京留守上官悟掌控。
其实程昌寓跑的时候,开封的军民已经沦落到挖野菜过活。上官悟应该说是一个恪尽职守的留守,他担任留守的时候履杀劝降者,但是时至今日,开封沦陷已成定局,结局的来临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杜充等人轮流跑路的时候,赵构也没闲着。赵构决定再次向金国低头,虽然此前他已经向金国低下无数次高贵的头颅,不过始终没有的二道金国人的承诺。这次的结局如何,赵构心中一点也没有把握。
赵构即位以来,派往金国的使者一波接一波,不过最后都没好消息传来,甚至人也被无理扣押了。真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这次派出的使者名叫杜时亮,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我之所以记住他的名字,并不是因为这家伙怎样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而是因为他携带的《致大元帅书》太过震撼人心了。书云:
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大国之征小邦,譬孟贲(古代的一个大力士)之搏僬侥(传说中的不满三尺的短小人物)耳。……,偏师一来则束手听命而已,守奚为哉!……建炎二年之间,无虑三徙,今越在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