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页)
严部长的时候,严部长还是这个态度。雷远鸣说,严部长您别看我不通文理,但您的作品读得多了,也懂得了它的价值。特别是您的文章不同于当下文坛一些无病呻吟之作,贴近现实紧跟时代。有文采有深度,深受读者喜爱,我们临紫市就有好多您的文章的忠实读者,我看印个十万八万的没问题。
雷远鸣此言一出,严部长呆望着雷远鸣,惊得半天也说不出话来。雷远鸣被严部长望得有些不自在了,低着头说,严部长您别以为我在说外行话,我已经做了详细的书刊市场调查,我掌握的信息可是千真万确的。严部长摇摇头说,我知道我的底细,我又不是余秋雨贾平凹,我这个名字不可能像你说的那么值钱。雷远鸣说,您不是名字那么值钱,您是作品值钱。严部长还是不同意。雷远鸣说,严部长就算是我的请求吧,您从百忙中抽点时间整理一下书稿。我去联系出版社,如果出版社觉得您的书有印数,愿意跟您签合同,您再把书稿交给人家,怎么样?严部长说,文章都是发表过的,只要理一下先后次序就行了,只是我没法相信你说的会是事实。雷远鸣说,您相不相信都无关紧要,由人家出版社来定夺吧!
接着雷远鸣就到外省找了一家教育出版社,出版社的副总是雷远鸣当兵时的战友。雷远鸣跟那战友算了一笔账,给严部长出一部十来个印张约三百多个页码的散文集子,按每本标价二十元操作,印数十万册,总价二百万元,出版社按百分之七十也就是一百四十万元回收书款,而付给作者百分之十一计十五万四千元的版税。雷远鸣对那战友说,这当然是在我的书款到了你的账户上之后的事,你只先把订单印好给我就是。那位战友匡算了一下,一百四十万元的书款,除去印刷费和作者版税两项,出版社可净赚五十多万元。不用投资不担任何风险,不费吹灰之力便有这么大的赚头,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便一口应承下来。并根据严部长第一部作品《春叶集》的书名,初定这本书为《秋水集》。
雷远鸣回到临紫后,就带上他的心腹市财政局长先跑省城后上北京,打通各个关节,通过财政这条线给临紫要回二百万元的转移支付款。与此同时,外省那家教育出版社也寄来了《秋水集》的征订单。雷远鸣于是和市财政局长把八县两区的县区长叫到紫江宾馆开了一个小会,给他们安排了征订《秋水集》的具体任务。这些县区长几乎都是通过雷远鸣这个党群副书记提拔上去的,雷远鸣放个屁他们也会品味一番,现在要他们配合一下自然不在话下。其实这事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市财政给每个县区安排转移支付资金,县区长们回去后拿出钱随同征订单一起分散到各中小学,学校再把这钱汇到出版社。布置完毕,雷远鸣还补充说。另外几万元你们就酌情处理了,比如适当地给出了力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一点意思,也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工作的。县区长们见自己不但不掏一分钱,还可赚个小头,同时又为市委党群副书记和省委组织部长做一件好事,又何乐而不为呢?当即就痛痛快快领了任务回去,具体落实到了学校。
一个月后,总计一百四十万元的书款就陆续汇到了外省那家教育出版社,雷远鸣的战友立即跑到严部长家里,跟他签署了出版合同。那十万册书也跟着印了出来,直接发到了临紫各县区教育部门。接下来,雷远鸣的战友又把稿费汇给了严部长,这次出书的全过程圆满结束,每一步都操作得合情合理又合法。
还有同样合情合理又合法的是,第二年雷远鸣就过五关斩六将做了临紫的市长。据说严部长在省委常委会上力荐雷远鸣做临紫市长时,他什么理由也没说,就说雷远鸣这人一点假也没有,是个敢说真话,敢负责任的人,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里太少见了,用这样的人组织上放得下心。
雷远鸣的目的达到了,当然也没忘了曾促成他做上严部长学生的佘祖斌,很快让佘祖斌做了市文化局副局长。现在雷远鸣决定再找一回佘祖斌,相信他仍会配合自己的。他把佘祖斌还有孙麻子约到一个秘密场昕,给佘祖斌下达了任务。雷远鸣对佘祖斌说,《双紫偶得》那样的美文你都写得出,这样的材料你肯定不在话下。又说,我到组织部了解了一下,文化局的局长年龄不小了,祖斌你得有点思想准备哟!
佘祖斌懂得雷远鸣话里的意思,只是这回的文章多少让佘祖斌有些为难。不是文章难写,而是让他这支写惯了丽山秀水的妙笔去写状告人家的材料,他觉得多少有点委屈了这支笔。但笔受点委屈,人却能够从此扬眉吐气,佘祖斌也就不再犹豫,把笔拿到了手上。佘祖斌想,雷远鸣是不会欺骗他的,既然头次那篇《双紫偶得》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