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页)
长沙世界之窗是对著名的文化旅游项目深圳世界之窗的复制,但是一路走来,时时会有本土化的元素提醒你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翻版,并且时时会发现熟悉的媒体事件的痕迹,听见那些媒体喧嚣的回响。水上舞台和有着浪漫白色篷顶的五洲大剧院曾经举办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大型晚会。《一帘幽梦》的很多场景都在世界之窗拍摄。“丹麦国王加冕城堡”如今是以“超女快男”的“魔法城堡”著称于世。
电瓶车载游客周游世界的线路,起点是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终点则是“湘江谷”。显然这是长沙世界之窗最重要的本土化特征。谷口即岳麓书院的大门,谷内有凤凰城门、编钟亭和湘西吊脚楼等少数民族建筑。湘江谷畔,最为醒目的景观是“惟楚有材”百人群雕墙,长约十米,高约两米,像画卷徐徐展开,百位湖湘名人以各异的姿态一一浮现,从屈原到曾国藩,从陈天华到毛泽东,从蔡伦到袁隆平,透过深邃的历史张望现在,守望未来。
无从考证三百年前的岳麓山长袁名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性格是狂傲还是谦和,当他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挂上岳麓书院的门楣时,是出于何种心态与情绪。也许本来,“惟”和“于”相对,只是一个语气虚词,表达的重点在于“楚有材”,但是语言的多义性给了后人其他的解读路径,于是人们将注意力放在一个“惟”字上,从中读出了湖南人无比的自信、张扬甚至倨傲。一代一代的人们接受了这种文化的暗示,并且又以相关的教育与实践强化了这种文化的印记,从而逐渐造就一种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文化性格。后世的湖南人,愈来愈自觉地进入这一独特的文化语境,以天下翘楚自居,并以天下为己任。这种文化暗示、熏陶和培育之下的湖南人会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状态呢,或许《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里的两句话可以借用:“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魏文彬此时在雕像群前的状态,便与解牛之后的庖丁类似,有一种举重若轻地完成艰巨任务之后的怡然傲然之态。
王艳忠说,这个雕像群是游客最喜欢拍照留影的地方。常常听到游客在这里发出惊呼,啊,这个也是湖南人!啊,那个也是湖南人!平常看历史书的时候没感觉,谁谁谁,哪里人,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站在孕育这个人的这片土地上来看这个人的身影,忽然强烈地感知到更多东西,领悟到人与山水之间某种神秘的关联。故乡的概念,变成有血有肉有灵魂。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六章 给湖南一个世界(3)
长卷之首,是魏文彬等人撰写的《“惟楚有材”大型雕塑人物卷·序言》,有认真的游客在这里驻足,一字一句地诵读:
“面对这百位先贤圣哲,谁都会由衷地赞叹:唯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这块神奇的土地,南岳隽秀,武陵神奇,洞庭帆影,潇湘烟云,我们的祖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曾经出现过鼎盛的青铜时期,又有影响深远的湘楚文化,三湘四水的灵气孕育了人才辈出,从中国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到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再追溯到华夏始祖,古往今来,他们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我们将其镌刻在此,以资纪念,激励后人。文彬,亚平,晓光,1997年8月9日。”
魏文彬自己的目光,跟随着别人的诵读在纪念碑上的字里行间游走,脸色专注而庄重。诵读的游客离开以后,他走上前,屈起右手的食指,叩一叩1997年8月9日那行字,说:
“这是一个奇迹。”
6.3 想当初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世界之窗落户长沙,的确可以算得上一个奇迹。
1994年春夏之际,当魏文彬在长沙东北郊的马栏山上烧山拓荒、开始打造后来的金鹰影视文化城并且苦苦寻觅着一个合适的文化产业项目时,一个叫马志明的人率领深圳华侨城集团在深圳湾畔打开了世界之窗的大门。
马志明是香港中旅集团和深圳华侨城集团的双料总经理。这个人并不像如今许多明星企业家那样声名远播,家喻户晓,他所做的事情比他的名字走得更远。他是中国最早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家之一,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是很少人不知道世界之窗和欢乐谷。某种意义上,他有资格被称为中国主题文化公园之父。2006年马志明因病辞世之时,一家新闻媒体对他进行了这样的评价:“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提出建设深圳特区华侨城的设想,决定从沙河工业区划出平方公里土地,由香港中旅集团负责经营开发,建设成具有工业、商业贸易、旅游、房地产、文化艺术设施的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