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头咬了一口饽饽,再吐回碟子里,笑曰:“白首不离。”
~~~
合卺宴,交祝歌,交杯酒,长寿面。
待大婚时所有的礼仪终于结束,洞房之内便只剩下他们二人。褪下繁重的首饰,换上龙凤长袍的赫舍里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倚在床柱旁,探手抓了一把花生来吃。她今天可是饿坏了,早上只喝了清粥,刚刚咬了一口饽饽结果发现是生的,长寿面也只是象征性地吃了一些,现在,她已经感觉到有些头晕眼花了。
“可是饿了?”康熙笑吟吟的在她旁边坐下,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正在剥花生壳的赫舍里。她吃东西的样子真是
11、千古一帝 。。。
好看,没有一般女儿家扭捏的姿态,却是粗中带细,果真是受过良好的教育的成果。
目之所及那一开一合的唇瓣,红润如樱桃,小小的,嫩嫩的,让他很有一亲芳泽的冲动。
虽然,他方满十二岁,还没有成人,不过在大婚前,宫里的老太监按例已经给这位小皇帝上了一门细致入微的生理课。连带着平时严密锁起来的一幅幅春宫图,一齐展现在他的面前。此时,面前的人同脑海里那些画面相结合,挥都挥不走。
康熙有些坐立难安,脸色涨得微红,刚要凑过身去。赫舍里却像是觉察到了他的举动,凤目一瞪,圆润的鼻尖随着急促的呼吸一起一伏,紧紧抿着的嘴角旁,还沾着红色的花生皮。
“……我困了,睡了。”说完,不等康熙做出任何回应,赫舍里已然麻利地钻到被子里,将自己紧紧裹成粽子。
“额……很晚了,我……朕也该休息了……”康熙支支吾吾地自言自语着,随后也脱了靴子在外侧躺下,盯了旁边的“粽子”半晌,这才些许不甘心地翻了□,背对着赫舍里,自我安慰的想着:我们都还小,慢慢来,不急的。
嗯,一定不要急。
~~~
翌日,盛装打扮的康熙携赫舍里前往慈宁宫行朝见礼。太皇太后和太后两人早已得到朴嬷嬷的禀报,知晓了昨日洞房之事。
“皇后,可识得我写的这个字?”待康熙去了书房进学,太皇太后便将赫舍里拉到暖抗边,指着自己刚写好的一个字问道。
赫舍里虽是满人,却因出身名门,玛法索尼精通满蒙汉三族文字,自小对这位长孙女宠爱有加的缘故,除了弓马骑射这些满族人必学之术,文化知识也是必备之课,是以,虽然她的汉语说得不是很流利,但是汉字还是识得很多的。
“回太皇太后,这是一个‘仁’字。”
太皇太后点点头,指着墨色尚未完全干涸的字循循善诱:“‘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你可知这句话的含义?”
赫舍里思考了一会儿,直言不讳地回道:“记得是在《论语》上读过的句子,不过意思不甚了解。”
“无碍,这是孔子对其弟子颜渊关于‘仁’的回答。孔子教导弟子要克制自己,言行符合礼的要求,一旦做到这些,那么天下之人便会归顺于你的仁德。”
说到此,太皇太后停顿了一下,转而拉起赫舍里的手,将那幅“仁”字平展在她的手中:“现在放在你手上的,不仅仅是这一个‘仁’字而已,还有这大清朝的万世基业。作为皇后,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妻子,仅有着为夫家开枝散叶的责任。要用仁心为皇帝解忧,为天下造福;要
11、千古一帝 。。。
以仁德统领后宫众妃,上至妃嫔下至宫人,不偏私,不存嫉。要赢得帝王之心,不易,赢天下之心,更难矣。皇后之位,重担并不较帝位之轻啊。”
说到最后一句,太皇太后轻拍着赫舍里的肩膀,只感觉那稚嫩的肩紧了一紧,刚刚皱起的眉头已然舒展开来。
赫舍里也是冰雪聪明的人儿,再加上索尼的谆谆教导,很快便了悟太皇太后此番话的含义。
“臣妾谨记太皇太后教诲,定当以仁心仁德修身,以一己之力辅佐皇上为明君。”
太皇太后颇为满意地看着自己挑选的孙媳,想到专权跋扈的鳌拜,想到赫舍里身后的索尼,心里不禁有了一丝急切的希冀,希望那一日,能早些到来。
~~~
子夜,西暖阁外,雷电交加;西暖阁内,一身明黄色龙袍的康熙正提笔狂书,握笔的手刚劲有力,每一笔都快如利剑,似要划破那宣纸。
“起禀皇上,武英殿内外一切已布置完毕!”
“起禀皇上,椅子腿已经锯掉并重新粘和在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