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说到了海门第一关。”
“对对,说这海潮到了这里,被小孤山阻隔,催撼不动,只能回头。所以在这望江亭的悬崖下面有一个旋涡。”
“胡爷爷,我怎么看不见旋涡呢?”
“你小心点,别掉下去了。望江亭离江面至少有5丈,你怎么看得见,就算是夏天水涨起来,从表面上也是看不出来的。”
“胡爷爷,你和我说这个有什么用吗?”
“呵呵,传说中这旋涡下面有一条秘道,可以直接通向东海龙宫。”
“真的吗?胡爷爷,我想去龙宫看看。”
“别傻了,传说而已,没有人去过。”
…………
风,阴恻恻地吹着,新兴镇劫后余生的乡民们抬着大小三十五口棺材,向独孤剑庄的墓地缓缓行进。
曾中过进士,做过三品大员的胡老爹仰天长叹、老泪纵横:“天道何在?天道何在啊?!”
第五章:巢湖遇救!
滔滔大水,浩浩荡荡奔东而去。,徽州府巢湖界内的长江水面上隐隐约约有一红一灰浮现。远处一艘小渔船正在缓缓驶近。虽然江水势大,好在已经近了入海口电子书,水势不是很紧。渔船上,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正在焦急的催促:“老头子啊,快点摇,肯定是上游遭水被冲下来的人。若是有救我们救起来也算是给咱们家夭折的孩子积点阴德。”
“老太婆啊,都浮起来,怕是没救了。儿子去世都有二十年了,还提他干吗?哎,老了,为了交丁老爷家的渔税还得出来打鱼,作孽啊!”老头叹了一口气,手上不由的加紧了摇橹。
“就算没救了,拉起来埋了,也比任由他们在江里喂鱼好啊。也算是积点阴德吧!”
江边的一个小村庄,几间破破落落的小茅房散乱的立着,茅屋旁边凌乱得晾晒着几张破渔网。几个女人正在太阳底下补渔网,一个中年妇人对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说:“蔡婶,蔡老爹在江上救起来的那两孩子还没有醒过来吗?”
老太太叹了口气,说:“哎!旺子他妈啊,谁说不是呢,都七天了。造孽啊。小女孩手脚都被水浸肿了,小男孩子就心口还有点热气,怕是被水冲了几百里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救活。希望菩萨保佑!”
旺子妈说:“蔡婶,你和蔡老爹二十多年来日日念佛,处处行善,菩萨一定会保佑的。”
另一个妇女插嘴说:“你看那两孩子衣着光鲜,准是大户人家子弟。你和老爹下辈子不用愁了。”
蔡婶索性停下手中活计,说:“哎,那少年估计也就十五、六岁光景,昏迷中不停地叫‘娘亲’,怕是家人也不在了。”
“蔡婶,我看那小伙子身体壮实,就算家人不在了。留下来也不用你和老爹年过半百还要出船啊。指不定这是观世音菩萨赐给你和老爹养老的呢。”
几个妇人正聊着,突然蔡老爹从茅草屋里探了个头出来,喊着说:“老太婆,赶紧整碗生鱼汤来,孩子醒了。”
老太婆赶紧站了起来,跌跌撞撞地就要奔厨房而去。旺子妈一把拽住她,说:“蔡婶,你快去看观世音菩萨赐给你和老爹的孩子吧,这点事情我去做就成了。”
“好好!”老太太一边连连说好,一边迈着细碎的步子冲进了茅草屋。其实少年并没有醒转,只是在床上不停地辗转反侧,嘴里喊着“娘亲”。不多大一会,旺子妈捧着一碗生鱼汤进来。灌完生鱼汤,少年这才慢慢安静下来,慢慢地睁开了双眼,打量着周围的陌生人。
“孩子啊,是我从江水中间将你们两个救起来的。你家在那里?父母还在吗?”蔡老爹问。
少年沉默了一会,收拾了一下思绪,眼前不由出现了小孤山上母亲被杀,自己被三弟撞下悬崖的场景,忍不住两眼涌出了泪花。
蔡老爹一看,忙安慰道:“孩子啊,不要难过。节哀顺变,是天作孽,人力不可违啊。”
“我要报仇,我要报仇。”少年心里呐喊着,双手不由得攥紧了拳头。
“孩子啊,我和你老爹膝下无儿,如果你父母不在了。不如就在这里暂住下。等你妹妹醒了再图他策。”
少年闻声惊醒,心想:照我现在的武艺,很难报仇,最好是躲在一个仇人找不到的地方苦练剑法,艺成之后方可报灭门大仇啊。
念及此,少年翻身下床,纳头就拜,泣道:“在下白秋,今年十二岁,是江西彭彘县人,因遭水灾,双亲及家人俱皆溺亡,只余我和表妹洪妮漂流至此……”
“孩子,你还未好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