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1/4 页)
粑�埂�
登基前,有不少旧员猛将与李言瑾辞行,求他准许他们解甲归田。
这其中,最年轻的一个要数太医院的童太医。
因政见立场不同而辞官返乡的人不少,李言瑾虽也存不舍之意,但心知这也是无可奈何的最好举动,统统准了。只是童太医,李言瑾当真没想过他竟也要走。
“太医院里,药材,书籍,该有的都有了,难道不好么?”李言瑾问他。
“好,特别好。”临别之际,童太医还没忘了那副嬉皮笑脸。
这个人,是在李言瑾西征之时刻刻陪伴左右的。他这样说,李言瑾虽想知其中缘由,却不好再问,也不愿再问了,只道:“你今后可有甚么打算?去哪里?做甚么?我可在那里赐你良邸美田。”
“臣受之有愧。”童太医深深行了个大礼,抬起头来缓了缓,笑嘻嘻地答,“臣自然是找了个安稳营生,留了好宽一条后路才敢辞官。说来,岳父大人虽是个种地的,在他们那儿却是个小有声名的村长,他们全村一个姓,一村之长亦是一族之长……”
“全村一个姓……童太医,你莫非想去做那倒插门的女婿?即便不入太医院,你童家在京城里也还算有一席之位不是?”李言瑾一惊之下,将茶水打翻了大半,马上有小太监上前替他收拾干净。
谁料那童太医竟羞赧起来,一只手抓了抓头发:“倒也并非倒插门,只是去投靠她家人罢了。我父母前些年都去了,没什么好牵挂的,想来这陪王伴驾的活儿我还真……”童太医说到一半,才自觉失言地捂住嘴。
李言瑾笑了:“从前有人说你装疯卖傻本事一流。”
“臣岂敢。”
“行了,别装了。你装了这么些年倒不嫌累?”
“臣不累。”
“你是怪别人对他妄告不实,还是怪我没能留他?”
“臣惶恐。”
李言瑾长叹一声:“算了,我准你告老还乡便是。你收拾收拾赶紧滚蛋罢。”
童太医并未领旨谢恩,反倒长久地盯着李言瑾,忽然道:“臣最后还有些话想说。”
“说。”
“殿下,太医院有一千多人。”不知所云的起头,李言瑾静静地听,“早些年草民与其他人一样,意气太甚,长此以往待须鬓斑白之时,满口陈词滥调,恐怕还不如老朽了的刘太医那般。何况殿□板硬朗,平日连喷嚏都不打一个,草民再如何呆下去也毫无意义,倒不如出得宫去,虽治不了天下百姓也没那个胸襟大志,但既然来世上走了一遭,说甚么,好歹都得对得起我媳妇。”
“既然如此,那就到尘世间与你媳妇好好走一遭,山栖谷隐,定不虚此行。”李言瑾放下茶杯,心中空空荡荡,说不清道不明的。
童太医笑道:“定不虚此行!天下最好之事定莫过于此。”
“最好之事?”李言瑾来了兴致,问道,“既然最好之事是二人相伴、舒卷从时,那最坏之事又为何?”
童太医没料到李言瑾还有这么一问,他也从未想过,这天地见坏事层出不穷,何来最坏一说?童太医却思忖片刻,马上回道:“依草民之见,还属物是人非、鹤发红颜。”
后来,童太医走了,李言瑾在殿上枯坐了一整日。
物是人非、鹤发红颜。
只以为今生再听不着童太医的消息,谁料,前阵子李言亭找到的神医,正是与爱妻闲云野鹤去了的童太医……
“父皇有何吩咐?”李琮打断李言瑾的思绪,再问了一遍。
“琮儿,读书有趣么?”
“回父皇的话,儿臣受益颇丰。”
“朕是问你可否有趣,你照实说好了。”
“有趣得紧。”
李言瑾眼前一黑,觉得他李家后继无望,心中悲痛:“琮儿,读书固然重要,只是光读书,对外事一概不闻不问,将来定要被人骂作呆头皇帝的。你瞧瞧你魏表叔,三岁通晓五音七韵,四岁倒背诗书经辞,如今还不是照样傻乎乎的?”
“儿臣知错了。”
“找个机会,父皇带你微服出巡,可好?”李言瑾见四下无人,附在李琮耳边悄声道。
李琮用那一双水灵灵的杏仁眼为难地看了看李言瑾,还没来得及想明白,李言瑾已先发制人曰:“琮儿既无异议,我们后日出发。万万不可让你娘知道了,明白?”
“是。”李琮本能地晃晃悠悠朝后退了一小步。
四月天气,春城柳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