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的。再婚夫妻过日子小心翼翼,说话不像初婚那样口无遮拦,往往是留有余地。心中有三分好感,嘴上也要夸大八分,嘴里说着好听的话,心里想着别的事。一张床睡觉,都是各想各的事。 。。
初婚与再婚(2)
实际上,和所有初婚家庭一样,人们在初婚中遇到的烦恼再婚者也要遇到,比如吃喝起居、锅碗瓢盆,生活的平凡和琐碎、夫妻间因性格差异产生的冲突……但,毕竟再婚家庭还有它的特殊性,有初婚者不曾遇到的困难。
再婚家庭与初婚家庭最大的不同,就是当他们重新组合一个家庭的时候,一方或双方都带着自己的“婚史”。
再次开始的婚姻故事不再是在一张白纸上描画,故事开始的地方,总有着过去故事的影子。再婚家庭所谓的特殊矛盾,从诸多案例来看,就是挥之不去的过去影响着再婚生活,也影响再婚者对情感关系、亲子关系、财产关系和婚姻冲突的处理。再婚夫妻的关系往往比初婚的更加微妙。不管以往的婚姻是幸还是不幸,再婚者心中都有一个心结,有一个去不掉的比较参数,特别是在不愉快时,更喜欢用过去配偶的优点来和现在配偶的缺点相比较。
另外,因为一方有过这么一张“旧船票”,也容易导致和新配偶之间心理关系的复杂化,比如对配偶“过去”的嫉妒。这种情况一般都出现在一方丧偶的再婚家庭中。如果前一段婚姻因为感情破裂而离婚,那就不存在对先前爱人的怀念。关键是如果再婚前的婚姻是因为丧偶造成的,而原来夫妻间感情又比较深厚,那丧偶后的感情波动就会延续一段时间。这种感情虽然会随着家庭的重建,相处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但要完全排除是不可能的。于是,类似这样由“一张旧船票”投下的阴影,使不少人觉得再婚夫妻之间始终夹着另一个人,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如果再婚家庭中有孩子,那家庭关系就更加复杂了。孩子是上一次婚姻最无法忽视的“馈赠物”。有的再婚家庭夫妻双方都是再婚的,有的则是一方再婚,一方初婚。初婚一方对后爸后妈的角色往往有一个很艰难的适应过程。因为适应不良,会对婚姻造成极大的伤害。
在网络中曾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故事中的女主角林萍当初不听家人劝告,放弃诸多优秀的追求者,嫁给了离异并带着孩子的邓强。虽然她爱邓强爱得死去活来,但她始终无法接受他和前妻所生的孩子。因为这个孩子,林萍与邓强吵了无数次架,闹过无数次离婚,但最终都不了了之。那段时间的战火纷飞给邓强和孩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尽管后来林萍在心理上接受了这个孩子,但当年的伤痕是永久性的。17年后,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
再婚的两个人所面临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些。他们要面对如何接受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并学会和他/她相处的问题。更为棘手的是,孩子也并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也有接受或不接受后爸后妈的问题。对新的家庭,他/她到底是一个“建设者”还是“破坏者”完全是无法确定的。
如果再婚夫妻双方都带有孩子,这个问题就尤其突出了,因为涉及到天平究竟向哪方倾斜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想做到一碗水端平可不是一件轻松事。凭心而论,谁能不为自己的孩子多想想,为自己的孩子打小算盘。
可以说,再婚家庭的关系要比初婚家庭更加敏感,更容易破裂。对方的前配偶和前配偶生的孩子,都会成为再婚家庭的“地雷”,稍有不慎就会轰然爆炸。
再婚家庭的另一个致命隐患就是信任问题。再婚家庭中夫妻的一方或双方背负着一次婚姻失败的阴影,很难完全信任对方。不用讳言,目前社会上很多人认为离过婚的人都不是好人。可实际上,生活中的离婚和离婚者的情况千差万别。况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离婚的原因并不明显涉及道德问题,只是双方难以契合彼此的个性以至感情破裂。柴米生活免不了要磕磕绊绊,有时候是他的过错,有时候是她的过错,更多的时候恐怕是双方都有欠缺。当再婚夫妇发生龃龉和纠纷的时候,心理敏感点往往会不自主地怀疑起对方的人品来:如果他/她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为什么会同前面的爱人相处不来,要离婚呢?这种猜疑和戒备心理,对再婚家庭的稳定有百害而无一利。
初婚和再婚,初婚家庭和再婚家庭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同,但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为他们毕竟是以爱情为纽带建立的婚姻关系。所以有人说,在爱情和婚姻面前,是没有初婚和再婚之分的,那不过是冷冰冰的法律所给予它的界定。
生活证明,只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