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页)
对那些越来越离谱的说法我也有怀疑。有一次我们在校园里劳动,抬黄土垫操场。我跟一个同学一前一后担着个大筐,来回走了几趟,越走土越沉,压得肩膀疼。走着走着,前面的同学突然停了下来,说:“我刚才想起一段毛主席的语录,突然觉得担子轻了。”我心想“是吗?”不以为然,当然没敢说出来。
马:我想她的话可能是真心的。当时社会上已经开始大学《毛选》,毛泽东思想精神变物质的说法越来越多了。有了毛的思想武装,就能创造任何人间奇迹。对她的说法我就不会怀疑。你能这样质疑真不容易,我是整个地投入进去了。
叶:我不可能一点儿没进去,周围是那么样一个大环境,但就是心里有些疑惑,感到自己跟不上趟儿了。
那一段革命化运动对我个人的重要性,怎么估计都不过分。从那以后,我对待周围事物总像个旁观者,有疏离感,心存几分怀疑,这种态度跟了我一辈子。但在当时那种革命调子越唱越高的形势下,我又感到深深的自责,从十几岁起就觉得自己是革命对象,得接受改造。我内心开始痛苦,这是小时候从未体验过的。
我的情况并不是没有人注意到。一个老师居然找我谈话,说我的精神面貌太低沉,不像个毛泽东时代的青年人。我心想都被看出来了。而且也不是他一个人觉得我“有问题”,团组织也发觉了。我成了我们班干部子弟中极少数没入团的人。在当时那种政治形势下,入团是进步和革命的标志,我们班干部子弟基本上只要满了15岁就会入团。你是什么时候入团的?
马:我是15岁生日那天入的团。可我们学校没有干部子弟一到年龄就入团的规定,那也太明显的是特殊化了。
叶:我们也并没有明文规定,可实际情况就是这样,不管多不起眼的同学,只要家庭出身是“革命干部”,满了15岁就入团。谁入团了团支部就在黑板上宣布,祝贺某某入团了,班上同学就都知道了。到了1966年春天,我们班十几个干部子弟几乎人人都入了团。到了黑板上宣布年龄最小的同学入团的时候,我的一个好朋友说我一看到黑板上那行字脸就红了。我是感到被排斥了。说得轻松点儿,像别的小孩不带我玩儿。说得严重点儿,就是不让我进“革命队伍”了。当时革命的压力那么大,家庭出身不太好的同学没入团还不那么显眼,我这样的,要是不入团,就有问题了。
我没有入团,不是因为和团支部里任何个人的关系不好,我和大家关系都不错。我想是因为我“不追求进步”,不积极靠拢组织。我曾经跟一个同学开玩笑说,要入团还不容易,不就是写几份思想汇报吗?可是我不写,觉得那东西假。我们班有的同学为了入团,写了学《毛选》的心得笔记,放在别人容易看到的地方。当然这样的人大家都看不上,在底下议论她。她不是干部子弟,要是干部子弟也不用费那么大的心机。我知道如果我想入,就是写几份思想汇报的事儿,但是我不想写。
马:别人都争着革命,你为什么会这样?
叶:我也觉得我有点特别,后来想过是为什么。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长在一个平等和民主的家庭。我爸爸妈妈从来就鼓励我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养成了我比较能够独立自由地去思想而不会受到斥责。在这点上我终生感激我的父母。其实我妈妈已经意识到了我和当时的革命气氛有些格格不入,她开玩笑说我是“名士派”,从小我妈妈就喜欢给我起外号。
马:什么叫“名士派”?
叶:就是有些清高,对待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不那么投入。倒是我爸爸比较担心,那段时间他常在饭后和我一边散步一边聊天,问问我的想法,但我并没有感到什么压力。很多年后我才知道他当时很关心我的入团问题。
新华社大院的环境对我的“自由化”倾向也有影响。在五六十年代我能生活在那样一个信息相对比较丰富的环境里是很可贵的,有些信息你甚至可以反过来看。反修的时候,新华社办了一个展览,都是关于苏联的照片,目的是说明苏联变质了。那个展览是开放的,谁都能看。我记得里面有一张照片,题目是“莫斯科郊外的傍晚”,是一个年轻的美国钢琴家在莫斯科郊外一个剧场演出后的情形,一些苏联姑娘很仰慕地看着他,台上的地板上满是散开的花束。照片的题目和画面给人的感觉都很美,至少对我来说,它没达到“反修”的目的。 。。
“革命化运动”(7)
我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也和我的大家庭有关系。我虽然是干部家庭出身,但因为亲戚中伯伯舅舅们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