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基督教的统治。罗马为此专门举行了庆典。
后来,葡萄牙在马六甲建立了总部,隶属于果阿政府,他们拆除了当地国王的陵墓和各种宗教建筑,1513年在这里建立了一座西方式的城堡和5座教堂。惟一不幸的是,这里的气候并不适合于葡萄牙人,他们在这里的死亡率一直很高。
在获取马六甲之后,葡萄牙人继续向前进军,因为马六甲只不过是通往香料群岛的咽喉。现在的目标是香料群岛了。他们紧接着占领了巽他群岛上的香料之岛:安汶岛、班达岛、德纳底岛和蒂多尔岛。
阿尔布克尔克将果阿当作在东方进行殖民活动的大本营,在这里,他修建了许多文艺复兴式样的大楼,将印度的城市变成了一座欧化城市。在这里,总督鼓励葡萄牙人和果阿妇女通婚,通婚的结果,造就了一批性格独特的人,他们讲葡萄牙语,有的信奉天主教,有的信奉印度教。葡萄牙的作家喜欢将这里比作罗马,葡萄牙的天主教会,尤其是耶稣会在果阿兴办了中学和高等学校。不仅如此,果阿成了葡萄牙传播基督教的大本营,派出的传教士走遍了亚洲。虽然中国的明朝皇帝和清朝皇帝在一定程度上任用了他们,但是总体来说还是限制他们的行动。耶稣会在传播中国的文化方面做了一定的贡献。当时欧洲对中国的了解,多数的是依靠了这些耶稣会教士的介绍。
葡萄牙人对果阿的占领一直持续到1961年。
到15世纪,中国对葡萄牙人来说那里还是一个谜。以往的贸易要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葡萄牙国王曾经计划开辟一条海上航线代替丝绸之路,从那里把中国的商品运往里斯本。马六甲当时是和中国港口进行贸易的中转站。葡萄牙国王曾经派出一个贵族德·赛克伊拉到马六甲询问。但是马六甲人并不欢迎葡萄牙人,这个贵族的任务没有完成。就在葡萄牙人围攻马六甲的时候,马六甲的统治者曾经向明朝皇帝求救,但是明朝武宗皇帝仅仅是发了一通谴责的谕旨。
1513年,一位名叫若尔热·阿尔瓦的冒险家搞到1艘中国帆船,开始了中国和马六甲之间的贸易,在中国广东的一个海滩上,他建起一座草棚,供葡萄牙船员落脚。1552年,著名的传教士沙勿略就是在这里被背进这个草棚,并在这里与世长辞的。
16世纪中叶,葡萄牙借口晒鱼,正式在中国的澳门定居。
在日本,葡萄牙人在长崎建立了商业网点,在整个东方,从长崎、澳门一直到马六甲和印度,葡萄牙人成了沟通东方和西方的主要贸易力量。
葡萄牙人在印度洋实行“通行证制度”。当地的船只,必须由葡萄牙海港官员签发的通行证才能在特定的海上航线航行。葡萄牙人以此垄断了香料贸易,这个凭借武力建立起来的势力范围,在16世纪前50年中逐步稳定下来。
帝国(3)
葡萄牙在亚洲占领的领土微不足道,但其战略据点却实际控制了半个地球的商船航线,使东西方贸易原有格局发生了改变:15世纪90年代,威尼斯商人平均每年进口300万英镑的香料。10年之后,他们只能获得100万英镑的货。而葡萄牙的香料却从1501年的22万英镑上升到1503年到1506年的230万英镑。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第四部分(1)
2005年9日23日
云层从大朵大朵凝固的棉花,变成大片大片一望无际的鱼鳞,飞机缓缓地挪动着,时间仿佛消失了一样,睡一觉该吃饭了,睡一觉该喝水了,天依然是明亮的!
算起来从业已经15年了,天上飞来飞去的生活经历过许多,但像这样一次在云上飞十三四个小时,还是头一遭。
人这一生都要经历无数个第一次,似乎每一个第一次都充满期待,都是一次难忘的意志的考验。
再过10分钟又该吃饭了,到法兰克福尚有2小时20分钟的旅程,在机舱这个小小空间里,有限的活动实在是种痛苦,但这已是航空时代,相比于五六百年前动不动一年半载的海上漂泊,我们已经幸运多了!
五六百年前,当人类第一次扑入太平洋的怀抱,开始远洋探险的时候,心中一定是和我们现在一样,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好奇,满怀着憧憬,但等待这些勇士的是比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多得多的痛苦——无情的海风、冰冷的海水、腐烂的食物、难以抗拒的疾痛,以及难以诉说的孤独,更恐怖的是目标在哪里,或者能不能到达目的地,没有人知晓。葡萄牙人真是英雄。
又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