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页)
过后,共产党已经宣称从日军手里收复了十六个县城、八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
一千两百万人民。日军宣布投降时,国军主力还偏处西南,共军又趁机收复了
两百八十个中小型的城市。
九月,宁波城内守城的是日军独立混成第九十一旅加上汪精卫政府的﹁伪
军﹂第十师。盘据在城外的是共产党新四军所属的浙东游击纵队,而国民政府
第三战区正规军还在遥远的浙南、赣东和闽北。为了不让宁波被共产党部队接
收,国民政府命城里的日军继续驻守,维持秩序,同时把﹁伪军﹂的地方团队
改编为﹁军事委员会忠义救国军上海特别行动总队﹂辖下的一个纵队。
更重要的是,远在福建的七十军衔命疾赶北上,日夜行军,接收宁波重
镇。
对宁波的市民而言,战争根本没有结束。七十军在奔走赶路的时候,宁波
城四周炮火隆隆。共产党的文献这样描述新四军争夺宁波城的战役:
??以破竹之势连攻观海卫等日伪据点??兵临宁波城下。鄞江桥
一战,打垮伪十师两次增援,毙伪营长以下官兵四十余人,俘敌一百
余人,缴获迫击炮二门。84
七十军大军逼近宁波城郊区,新四军评估敌我情势悬殊,实时决定放弃宁
波,撤军北走。
宁波市民听说政府要来接收宁波了,奔走相告。张灯结彩的牌楼一下子就
搭起来了,满城国旗飘舞,鞭炮震耳。孩子们不知何时开始在街头巷尾玩一种
游戏,叫做﹁中美英苏打日本﹂,在地上画一面日本太阳旗,四个小朋友猜拳
决定谁代表哪一国,然后大家向太阳旗丢一枚尖尖的锥子,看谁丢得准、扎得
深。85
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七日上午十点,七十军与宁波的仕绅和市民在鼓楼前举
行了入城的升旗典礼。
站在广场上的老人,看着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冉冉上升,衬托它的背景
是鼓楼,不禁发起怔来。这鼓楼本来是古城墙的南门,建于唐穆宗长庆元年,
也就是公元八百二十一年。鼓楼没有鼓,只有计算时间的漏。一○四八年,这
里的鄞县县令曾经为这只新刻的漏,写了﹁新刻漏铭﹂,这个县令可不是普通
的县令,他就是王安石。
鼓楼已经千年,见证过多少旗子的升起和降下、降下和升起。
宁波城,在日军占领了四年五个月之后,第一次宁静了下来。
宁静的意思就是,鼓楼前卖东西的小贩多了起来,奔跑嘻笑的孩子多了起
来,天上的麻雀,大胆地落在广场上聒噪追逐。伛偻着背的老人,又放心地坐
在家门前的板凳上晒着太阳打盹了。
航海日志说,小鲍布的坦克登陆舰在十月十日离开上海,驶往宁波。
风尘仆仆的七十军本来以为要在宁波暂时驻扎下来了,但是突然又接到命
令:三天内要登舰开拔,接收台湾。
44
七十军来了
年轻的鲍布服役的坦克登陆舰,把国军七十军从宁波送到了基隆。
七十军,是个什么部队?哪里来哪里去的?打过什么仗?
没错,它打过一九三七年的淞沪会战。这场会战,你记得,三个月内中国
军队死伤十八万七千二百人。86日军军备之优良强大、海空炮火之绵密猛烈,
使得上阵的国军像进入烈火大熔炉一样。参与过战事的老兵说,﹁一个部队,
不到几天就伤亡殆尽地换下来了。我亲眼看见教导总队那个团,整整齐齐地上
去,下来时,只剩下几副伙食担了。﹂87
陈履安说,﹁应台,你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吗?﹂
父亲是国军将领,自己当过国防部长的他,谈起老兵就有点忍不住的真情
流露,﹁军中一个连大概是一百三十人,一个连打得剩下五、六十个人的时
候,就要补充了。有一个打过淞沪会战的老兵跟我说,他那个连补充了十八
次——你想想看那是死了多少战士?﹂
在密集的火网中,怎么补充呢?我问。
﹁我也问他这个问题,﹂履安说,﹁老兵说,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