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慈禧水道:老佛爷的避暑专线
慈禧水道:老佛爷的避暑专线
老北京交通不便,一般人也就是在城里的水塘边避暑纳凉。但有条件的达官显贵,还是讲究去西郊避暑。那时一出西直门,几乎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水田和树林。各大王府以及满汉重臣,都会在西郊修建自己的行宫别墅。就连富商巨贾,也要到海淀修个私宅。而其中规模最大的消夏之处,当属清朝皇家的三山五园。香山、颐和园自不必提,如今还有一条当年皇家避暑专用通道,流传至今,值得一看。这条河道便和当年慈禧太后酷爱去颐和园避暑有关。
当年慈禧坐马车去颐和园时,只能看到颐和园的陆地美景。为了方便观看水景,老佛爷命人疏浚了一条水道,方便乘舟游幸颐和园。这样一来,远山近景,尽收眼底。船在云中走,人在画中游,老佛爷玩得不亦乐乎。而疏浚的这条河道,就是如今从万寿寺门前经过的“慈禧水道”。
这条水系如今仍然可以通船行舟,并且路线和当年慈禧行走的一样。市民花上几十元,便可享受到当年老佛爷的待遇。这在清末,是普通百姓没法想象的美事。当时除慈禧外,只有光绪皇帝、皇后、珍妃及阿哥、格格等才可随驾乘船。
那街:王公贵族扎堆儿聚首
那街:王公贵族扎堆儿聚首
蒙元贵族崇佛,因此皇家直属寺庙的地位相当高。而护国寺就是元末丞相脱脱捐出自己的丞相府之后,在此规模上改建而成的。该寺的住持、僧人都是王公贵族的替身和代言人,连一品翰林、书法大家赵孟钜彩歉盟碌牡茏樱�⒃诖肆粝麓�辣�牵�上Ы褚巡淮妗�
虽说到了清朝,护国寺已经不再是首屈一指的皇家寺庙,但是仍为八旗之首的正黄旗领地。庄亲王、醇亲王的王府齐刷刷扎堆儿在这条不长的小街上。可惜的是,因为支持义和团并在王府设拳坛,庄王府之后被八国联军从地图上彻底抹去了。
当年的护国寺街东口、德内大街两侧的地皮,皆为权倾一时的庆亲王所有。如今的庆亲王府已是部队大院驻地,戒备森严、岗哨林立,让人无法一窥究竟。就连庆亲王奶妈的宅子,虽然按制度大门略小,但也是驼脊高墙,墙高出一般民居许多。不禁让人想起《红楼梦》里的袭人之母的一句话——荣国府上的丫头,就是外面人家的小姐都比不上的。
如今,这座挂牌护国寺街10号的精致宅院同样身价不菲。当我们怀着探视之心进入这所宅院时,不禁吃了一惊。一打听,原来这里经营的是京城官府宴代表——谭家菜。虽说老板极为低调,不仅门脸儿小,还不挂招牌,但摆在小会客厅里的一溜儿名人留影已彰显了这里的“不同一般”。
再往胡同里走,如今护国寺52号至66号的广大区域,清代都属于醇亲王。如今64号小院为街道办公用,56号成了学校。而最具传奇色彩的则是52号三进式四合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里还住过“王爷”。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在回忆录中写到,当年他从东北战犯劳改所释放回京,周总理亲自安排他落实政策,住进了其父载沣留下的这座宅院里。“汽车在护国寺街52号门前停下,这是我们的新居,也原本是父亲醇亲王的产业……”溥杰和夫人嵯峨浩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辞世后,这座小院几经周转,现在为一家公司所用。
那场子:舞榭歌台风流尽去
那场子:舞榭歌台风流尽去
吃喝玩乐不分家。久而久之,因庙会买卖而兴隆的隆福寺也成了和南城天桥分庭抗礼的内城演艺娱乐中心。据记载,晚清时这里就出现过所谓“看海豹”的大型马戏、杂技。而20世纪20~30年代在这里“撂地儿”的“狗熊韩”父子三人,后来成了新组建的中国杂技团的元老。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护国寺购物中心的地位被新兴的商业街取代,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依然是内城第一演艺中心。位于护国寺胡同口的人民剧场不仅同护国寺遥相呼应,更是一脉相承:建筑采用中国古典殿堂式;剧场的歇山顶更是与金刚殿一般,中心用黑色琉璃瓦,绿色琉璃瓦镶边。在剧场旁的音像书店里,一位热心大爷告诉我们:“人民剧场算是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前的‘实验品’。知道这剧场谁建的吗?那会儿赫赫有名的青年突击队,队长有谁?一个叫李瑞环,一个叫张百发!”∫米∫花∫书∫库∫ ;http://__
“1950年,梅兰芳先生回京定居,就住在护国寺街9号原来庆王府车把式家的小院(现辟为梅兰芳纪念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