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页)
叫上姓名来。秋实跟我叔叔年纪相仿,我很小的时候,星期天常常见他来我家找叔叔,两人一起走着去县城上中学。叔叔从县城毕业回到农村后,他就一趟也没到我家来过。他家临着南北街,三间挂斗的青砖房,两间土坯的西厢房,父母都是土里刨食物吃的庄稼人。秋实弟兄三个,他排行老大,长相很一般,一副瘦弱的样子,身材一点都不魁梧,干庄稼活有些吃力。尽管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可大队的官差几乎轮不到他。我叔叔跟他年岁差不多,已经娶妻生子了,可他的媳妇还不知道让哪儿的丈母娘给养着呢。
我扎上蓝布条子的抽腰带,问爷爷:“秋实怎么了?”
“秋实成‘秀才’了。”爷爷说这句话时,表现出既羡慕又嫉妒的神色。
我反问爷爷:“秀才不是早就不考了吗?”
第四章 秋实(2)
我上小学一年级时,语文算术经常考一百分的好成绩。爷爷那时就满怀信心地对我说过,小宝,好好上学,长大了咱考个秀才,为咱李家争争光,为爷爷争争气。爷爷看我不知道什么是秀才,就给我讲解一番。说科举考试的第一关是县试,县官要在考试前的一个月内公布考试日期,大都在农历的二月,考生单人单桌,县试录取者叫生员,也称童生。考取了生员以后,到了当年的四月去参加府试。主考官由管辖的知府担任,录取者便可参加院试。院试的主考官由朝廷直接委派,大都在八月里举行,考试更为严格,考生都是单人单屋,考中了为秀才,发给一个顶子,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毕业证书,那是相当荣耀的事。老百姓拜见县官要下跪,秀才就可以站着的。我很佩服不识字的爷爷竟然清楚考取秀才的来龙去脉,可当时认为自己要是考个秀才也太难了。爷爷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说秀才早就不考了,我勒紧裤腰带,供你叔叔上学念书,满希望他能考上个大学,从古庄走出去,可一闹这文化大革命,大学也不让考了,你叔叔又回了庄稼地。这个世道的章程,真是一点准儿都没有。兴许过些年后,世道还会变的。你呀,就老老实实地上学,将来有一天也许能考到外面去。
爷爷说:“秀才是不考了,秋实在报纸上发表了文章,一举成名。村人都说他了不起,是咱古庄的一个人才,你想想,一个县能有几个在报纸上发文章的?这比过去的秀才还秀才。”
看来是爷爷把能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人称为秀才了。
爷爷鼓励我说:“小宝,有空跟着秋实学学,写篇文章也发在报纸上,让爷爷也跟着风光风光。秋实的一篇文章,就得了一支钢笔,两本稿纸,比半个月挣的工分还值钱。”
生产队里一个男劳力挣十分工,年底结算时,十分工才折合三毛多钱,一支钢笔最起码要三块钱以上,两本稿纸也要块八毛钱呢,实在是合算。我叠着被子时想,徒有虚名没多大意思,要是写文章能换回值钱的东西,争取争取是十分必要的。
2
二八月乱穿衣,这话一点不假。
学校的院子里,撞拐,踢毽子,跳房子的学生们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有的还穿着冬天的棉袄和棉裤,有的换上了夹袄和夹裤,有的穿着棉鞋,有的光着脚丫子穿着单鞋……如果穿着棉袄棉裤,坐在教室里一点不热,下课后出来一动弹,就浑身冒汗,一冒汗就敞胸露乳,再热干脆就光起脊梁。生活在那个时代农村的孩子们都清楚,二八月几乎没有穿毛衣毛裤的,也没有穿秋衣秋裤的,能有一件线衣或者线裤就相当不错了。
上课的哨子响了,同学们陆续地进了教室。
我从书包里掏出语文课本,上午的第一节课上语文。
吴春花老师走进了教室。
吴老师是年假后开始教我们的,她是古庄唯一在县城上过初中的女生,比我叔叔低两届,正是一朵鲜花的年龄。细高挑的个儿,乌黑的长辫子,动人的眼睛,弯弯的柳叶眉,往讲台上一站,让人看着特别舒心。她跟臧秋实是一个生产队,原来也是当社员。曾经在大队里临时组建的“毛泽东文艺宣传队”里呆过,那首“千山万水连着天安门”的歌儿唱得十分动听,站在台上唱《红灯记》里李铁梅“听奶奶讲革命”选段时,引来观众的阵阵喝彩和掌声。去年秋后,县里派来一拨工作组,时间不长,工作组长高谈就来家找我叔叔当媒人,将吴春花介绍给他外甥。高组长的姐姐和姐夫都有工作,一家子都是非农业,他外甥在县收购站负责收猪,家庭条件相当优越,美中不足的是他外甥是个拐子,走路时屁股一撅一撅的。叔叔听完高组长介绍的情况,大兜大揽地说,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