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页)
临摹古人,是为了取古之长,为今之用。做任何学问都不能只博一时的快意,而当为自
己日后的发展做打算。如果永远在前人的圈子里打转,不可能独立创造,更谈不上自成一家
了。
爱土地
到了伦敦,才了解到电影中那些传统的英国绅士,为什么头上都戴着呢帽,臂上挂着黑
伞。因为伦敦是个既多雨又多雾,连呼吸都能感觉到潮湿的地方,外国人去真是难以适应。
但是当我问当地一位老太太,长久地住在这儿,是否不舒服的时候,她却爽朗地口答,“不
管这儿怎么样,它总是我自己的国家,所以我爱它。”
当我们爱自己的国家时,也当爱这块土地,且是一种执着,一种无条件的爱!
登山
最近有几个大学生因为登山迷途而丧生。当我访问一位登山专家,请他谈谈将来如何防
止这种悲剧的时候,他呼吁:
“登山要能进能退,因为山不会动,而人是会动的。今天你登不上去,明天还有机会,
如果硬要逞强,丧了命,岂不永远失去机会了吗?”
认清形势,权衡轻重,不逞一时意气,作更长远的打算,对任何事不都应当如此吗?
布白
书法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学习书法不仅要注意八法,也当观察笔划间的“布白”;不但
要使个别的字结构用笔优美,更要考虑到整幅字的粗细变化与安排位置。
如果书法笔画是我们有形的生活,布白就是无形的精神;如果单独的字代表人,整幅字
就是团体。我们唯有使物质与精神相充实,个人与团体相协调,才能成完满的人生。
围棋
我有一位朋友最近突然对围棋很感兴趣,我问他有什么心得,他说:“有一种人在处于
劣势的时候,总是巴望对方疏忽,看不出自己的弱点,而这种人多半会失败。另一种人,则
面对劣势,仍能沉着镇定,毫不气馁,奋斗到底,常能扭转局势,反败为胜。”
由此可知,消极地盼望,远不如积极地创造。
画品
有一位以画牡丹闻名的画家对我说:“画牡丹有一定的道理,要画五种颜色,表示五世
其昌。要多画蓓蕾,象征多子多孙,这样才好卖!”我当时幽默他一句:“为了配合‘两个
恰恰好’的家庭计划,是否只画两个蓓蕾就够了?”
此外我也听过画鱼的专家讲,鱼最好一次画九条,因为这叫做“九如”,是人们所喜欢
的。
艺术的创作应当潇洒自如、心无挂碍。唯有摒除一切干扰,写胸中的逸气,画自己所欲
画,才能成不朽的作品。如果像前两者,未画之前先考虑市场、售价,即使能投观众所好,
只怕画品却一文不值了。
舞台恐惧
新闻采访时,我经常发现有些人在接受访问前十分紧张,甚至直冒冷汗,但是访问开始
之后,却愈讲愈顺,反不知停止了。美国的演说名家岱尔·卡耐基也曾说:“在两分钟之
前,我宁可挨鞭打也不愿演讲。但两分钟后,我宁愿被枪毙也不愿下台。”许多演员更在演
出之前患有严重的“舞台恐惧”(stage fright),但是一上台就又泰然自若了。
我们常在未经验一件事之前,因为不了解实际的情况,或要好心切,以致患有紧张的毛
病。而在实际接触之后,又如脱缰的野马,难以收束。
成败未卜时放松心情,志得意满时节制平和,做任何事不都当如此吗?
尾声
公元一九七五年六月三十一号下午四点钟,某航空公司班机,在由花莲飞抵台北机场降
落时,因为发生差误,落地后又偏离跑道,而毁成三截,造成二十六人死亡,大部分人重伤
的惨剧。享后据生还者表示,当时因为飞机已经降落地面,许多人认为平安抵达而立即解开
了安全带,所以造成这样严重的伤亡。
我们做事往往在接近尾声时,认为已经成功而放松了精神,岂知这一刻却常是生死成败
的关键啊!
情绪与身体
情绪与身体是相互影响的:高昂的情绪,足以激发身体的潜能;低落的